野草莓讲述了年迈的医学教授伊萨克在去母校接受荣誉学位的途中,回忆起自己过去的沉重往事,开启了一段心灵救赎之旅。该片获得第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我初次了解《野草莓》这个1957年的黑白文艺片来源于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当时,他在朋友家第一次看到了英格玛·伯格曼执导的电影《野草莓》,被深深地震撼。看完电影,他徒步三十多公里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平静下来,我终于活到了27岁以后看到了第一部电影,以前看过都不是电影。”《野草莓》对于他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细细想来,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像这样的东西,冥冥之中的会出现,适时的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和治愈,让我们能够像野草莓一样,熬的住本就属于生命的那份孤独,还能让隅于一角的生命有所救赎。
电影里男主角伊萨克从医五十年,现年已是将近八十岁的老人,正准备在儿媳玛丽安的陪伴下返回母校接受荣誉学位颁发。路上伊萨克顺道重游旧地,追忆往事。伊萨克曾经和堂妹萨拉有过美好的初恋,却因性格冷酷孤僻,以致他的兄弟乘虚而入。如今伊萨克坐在草坪上,忆起往昔,眼前浮现萨拉白衣飘飘的美丽模样。他与生俱来的冷漠理智的性格,注定了婚姻的失败。伊萨克的妻子无法忍受冰冷的婚姻,寻求外遇。这样的家庭气氛,加上遗传下来的冷漠秉性,使得伊萨克的儿子不愿生小孩,和儿媳关系决裂。伊萨克获得了光荣的学位荣誉,然而他仍然沉浸在对过往沉重的自省中,对于生命将尽的老人,这仿佛是一次心灵救赎之旅。
不算长的故事里,有人生,有家庭,有父母的爱情,自己的爱情,儿子的爱情。还有儿子的未出生的孩子。以及路人甲乙丙的关系的影射。也许暮年之时回首往事,心底的让自己心痛的刻意选择性遗忘的往事,一点点在年轻的身体上又把记忆一点点浮现出来。那些当时让自己心疼无数次,伤疤好了又被撕裂然后结疤后又被撕裂终于被岁月打磨的麻木的往事,再回首,虽然还是痛,但多了一分理解和宽恕吧,对自己的宽恕。面对伴侣的出轨,伴侣对自己的冷酷形象的描述,确实需要很大的力量去渡过吧。
电影的结尾让人不禁唏嘘。男主以笃定乐观的相信,父母之前也是有着爱情最好的模样的时光,儿子也不再那么冷漠冰冷,而是接受了新的生命,是对自己的信心,是对未来的信息,给人希望,而不是在刻骨铭心的冷漠回忆里不能自拔。
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吧,而不是一味地压抑克制,即使父母和家庭给的更多的是冷漠,即使只有梦里才能看到父母相偎相依恩爱的样子,也不要放弃爱,不要放弃对世界温柔以待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