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心理服务行业的现实状况是,心理服 务的有效性严重不足。表现为服务供应商普遍规 模微小,盈利能力弱。而消费市场心理服务的客 观需要缺口巨大,但有效需求不足;公众消费心 理服务的需要,还没有被有效激发出来。
心理服务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 学等众多相关学科,但心理服务的概念,属于经 济学的范畴。
本文从服务提供者的视⻆,旨在探索心理服务 企业良性发展策略。
心理服务供应商需要在提高服务有效性方面多 多着力。需要区分目标市场客观需要,与有效需 求之间的差别。
心理服务需要取决于公众实际心理健康状况, 和理想心理健康标准或水平间的差距。客观上个 体在生理、心理上,感受到了某种缺乏或不平 衡,有客观必要性。
心理服务需求是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 上,人们有意愿,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心理健康服 务量。
要将市场客观需要转化为公众可接受的心理服 务,需要服务者将市场需求,与自身资源有效结 合。这就涉及到商业模式的设计,与目标市场的 定位问题。
商业模式与公司战略的设计与确立,是一个企 业最重要的主导性决策。
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将市场需求,与自身资源 有效结合起来的运行系统。
成功的商业模式,能够为市场提供独特价值, 是其他公司难以模仿的,是脚踏实地的。
服务行业的商业模式,要比制造业、零售业等 其他行业更加复杂。
目前流行O2O模式、BNC模式等,还有历史上 的一些传统模式,都可供借鉴。
心理服务行业属于专业服务行业。其专业服务 工作与工业领域或大众消费领域的管理原则和方 法有很大差异。
专业服务公司的特殊挑战来自于,专业服务是 一项定制化程度很高的工作,而且大多数专业服 务都要求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互动。
专业服务公司的服务特性,要求公司创立者和 管理者,在设立公司商业模式,进行市场定位 时,牢牢抓住专业人才资源。这样才能在心理服 务的输出市场,和专业劳动力资源的输入市场, 这两个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