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简书写作的第50天。
说起公众号,大家一定不陌生。
如果你是一名新媒体运营,那你一定要接触公众号。公众号分为企业账号、个人IP这两种类型。说白了就是一个为企业打工,一个为自己打工(打造个人网红)
在写简书前,我一直在为企业主运营公众号、今日头条号以及抖音。
当然,起初我野心大,做了自己的公众号。可惜,在两次定位后,宣告失败。
第一次定位:情感类账号。
当时考虑到用户在情感需求上是属于高频的,我个人对于情感有比较细腻的感悟(一直以来都是朋友中的情感大妈),加上从事的是新媒体行业,觉得可以尝试着从情感类账号入手写文章。
到第一篇我就懵了。到底写什么别人会喜欢?
接着,搁置没写。
总结是:垂类不够明确,情感类的什么账号,是爱情?亲情?还是什么呢?用什么形式表达呢?这些都没有想过。
第二次定位:成长类实战账号。
去年一整年我开启学霸模式,感觉浑身的劲都使不完。对于学习方法和改变这类的认知还是非常明确的,同时也想传播给其他和我一起奋进的人。
这时我开始转型,就以成长类为主。写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体验。
到第一篇,我又懵了。我到底该怎么写才足够深刻?才足够影响别人?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一个月前,开始着手写简书,当时只为和朋友下日更赌局。
写的整个过程可以难看,可以随意,可以不管读者怎么看。
反正,写就好了。
回望写简书以来的过程,很深刻吗?并没有。所以,那个问题仍然困扰着我。
直到我听了《好多课》的“用户痛点分析”。
里面说到三个点:
爽点——类似于短视频、娱乐新闻、短平快,直接满足受众的窥视欲好奇心,看完之后会觉得很爽!太好看了!太逗了!
痒点——类似于个人IP号,给人一种生活向往,一些网红的虚拟生活写照等等,让人也想做这么一件事,心里痒痒的。比如文章标题《我家没有屋顶》讲的就是作者期望的没有屋顶,可以仰望星空的美好生活。
痛点——让人不得不看,不看就心痛。一些专业账号,如职场类的账号。这类账号会特别专业。
回看我困扰的问题。我一直想带给别人的是痛点,但实际上我在个人账号上是做不到的,因为我不够专业。对于成长这条路,我只是一个踩着石头过河的小白,甚至没资格去影响更多的人。
本应该打造痒点的我,却走错了路。所以,一路显得非常的痛苦。
那对于痒点,我该如何打造?
给自己的定位要彻底明确。我是打造我自己,打造我的人生展示给众人看。当然,阳光的我可以和很多阳光的达人一样,但我更多的是写出我自己的特色。
我的特色在哪里?那这就是我未来要表达的。
开始给自己贴下标签:逗比(真的不是很逗)?美女(打肿脸充胖子还是可以的)?减肥达人(还是没有够瘦呀)?新媒体运营(拜托,内容输出真的一般)?
综合下来就是:臭不要脸的一直在减肥的假装是个美女的新媒体运营小白自传。
这个定位............貌似可以。
未完待续...(明天继续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