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弟子规》新批 四

《弟子规》新批 四

作者: Alex琪 | 来源:发表于2016-01-24 15:34 被阅读0次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财物取得,给予,贵在明白其理,什么道理呢?给人的应多,拿取的应少。就是叫人学会吃亏。俗话说得好:吃亏是福。吃亏是一种德行,但不能稀里糊涂的吃亏,圣严法师有语云:吃明亏是聪明,吃暗亏是愚蠢。很有见地。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己不欲,即速已: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强加给别人的事,先问问自己,自己都不愿意,那就马上停止。这是孔子一句话的翻版,原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是一句经验之谈,逻辑上说不通,自己不喜欢不代表别人不喜欢,这句话严格说应该是 :己所不欲,察人欲否。欲,加与人,不欲,勿加与人。但中国还有一句古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就是说大部分喜好还是相同的。所以孔子这句话是对的,应用上没有问题,只是逻辑上不完全对。这里也告诉我们:有用的不完全合乎逻辑的经验之谈对我们的实用超过完美的无懈可击的不很实用的逻辑理论。恩欲报,怨欲忘,受人恩惠要报,说的没错,对人怨恨要忘,凭什么?而且应:报怨短,报恩长。怨恨越短越好,报恩长记不忘。这几句话无非想宣扬:冤冤相报何时了,能化干戈为玉帛最好。目的我很赞成,但方法我认为不对,抱怨应该是一报还一报。大丈夫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恩仇了了。你损害了人家,人家向你报仇,这就算完了。不能说人家向你报仇,你又向人家报仇,这就不是一报还一报,成了冤冤相报了。不是大丈夫所为。我们应该提倡:以直报怨,恩仇了了。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婢仆:旧时供有钱人家使用的女子称为婢,男子称为仆。对待婢女男仆,主人自身需正,不要搞地下活动。别像现在有些有钱人对待保姆,刚开始是保姆,过段时间晋升为小三了。而且不光要行的正,坐得端,还必须仁慈宽厚,这里说到一个人有没有仁慈之心,奴仆在工作上低人一等,本来就很自卑,做主人的再盛气凌人,以强欺弱,他就会更感到自卑,无地自容。所以身为领导,应该仁慈宽厚,这样他不禁高兴,还会心存感激,感激之余肯定会更加的卖力气工作,另一点说,工作虽有高低,但人的尊严,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在高位者不应该仗势欺人,肆意践踏,横加凌辱下属。对待下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为人品与境界。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以权势压服别人,别人内心并不服,只是迫于权势,敢怒不敢言。若是以理服人,就不一样了,对方就会心服口服。以力服人,屈服者日后能力所及,必会公报前仇,以理服人,佩服者沟通一致后,没准会尽弃前嫌,化敌为友。所以做人要行得正,坐得端,以理服人,这样才会让人心悦诚服。

    亲 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同样都是人,善恶正邪不同,世俗之人众多,仁德贤者稀少。好人少坏人多,有能力者少,无能之辈多。这几句教我们怎么辨别贤德之人。人有好坏善恶之分,所以一定要练就火眼金睛,好用来明辨是非。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果真贤德之士,大家自然敬畏,直言不讳,更不阿谀谄媚。佩服的理由是因其直言不讳,不阿谀谄媚,看来做到直言不讳,不阿谀奉承是很难的。努力实现吧。甘苦与否,体验时自知。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亲近仁德之人的好处:品德与日俱进,过失天天减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不亲近仁德之人之人的坏处:小人趁虚而入,凡事注定失败。大概是小人不办事瞎捣乱,所以搞得你也办不成事,注定失败。这几句与前面的几句话意思重复,目的还是告诫我们:学会亲贤臣,远小人,这样一来方可步步高升,积极上进。

    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陆游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实践要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否则,光学习不实践,纸上谈兵,于事无补,光实践不学习,摸着石头过河,见窄识少。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力行:努力做。不去力行实践,只是死读经典,徒增浮华习气,就是有点知识,臭气哄哄的,看不起人,觉得自己了不起。这种人怎能为人典范。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句是说光实践不学习的缺点:只懂一味去做,而不学习经典,任由自己偏见,因为实践,经一事之一是,必不全面,人精力有限,一声才能经历多少事?所以应该通过理论学习,指导生活实践。看书要比实践快得多,然后通过实践去检验学到的道理是否适用,适用,以后继续,不适用,改正后在探索。要不然不容易分辨事理真假。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读书的不二法门。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说到读书的方法,必须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确实全要做到。为什么要全部做到?不做到不行吗?不行,我告诉你为什么。眼到心不到,就会视而不见,看了等于白看。口到心不到,就会听而不闻。乌拉乌拉念一通,念得啥,不知道,这种现象很常见,所以一定要做到三到。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开始正读这本书,不要又想那本书,此书还没读完,不要去读别的书。争取做到读一本换一本。不一定非得绝对严格,真要这样,学生上学不就应该学完一门课在学别的课?我认为对于有关联的书应该放到一块儿阅读,这样有助于对要了解的内容理解的更透彻,但尽量做到方读此,勿慕彼,这是读书应有的好习惯。读书最忌讳,这本翻几页,那本翻几页,容易养成不务实的习惯,一但养成不务实的习惯,最终会一事无成。不光是读书,事事如此,但像独立的事情,最好是做完一件,在考虑别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制定读书方案,不妨放宽期限,一旦实际去读,务必抓紧读完,只要功夫用到,茅塞自然顿开。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心有困惑疑问,随手要记笔记,时时向人讨教,求解确切含义。这几句是说:读书要务实。俗话说:功到自然成,别着急,慢慢来,坚持就行。一定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不可不察。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书房打扫清洁,墙壁保持干净,书桌洁净明亮,笔砚摆放端正。有个好环境,不论做什么都会心情舒畅。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研磨如果磨偏,说明心不在焉。刚开始学习研磨的除外。字体歪歪斜斜,肯定心浮气躁。读书一定要心口眼合一。这几句是说:读书应有好的环境,而且还要做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书籍排列有序,位置固定整齐,如果阅读完毕,必须放回原地。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即使再忙再急,书卷也要整理,一旦发现破损,及时修补整齐。这几句是说:要爱惜图书,不胡乱码放。有大事是还是应以大事为先,书不值几个钱,别听他的。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读书要学会选择,不能泥沙俱下。好看的书不一定都是好的,就像鸦片,抽着很舒服,可最后把你害了。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不是圣贤的书籍,应该摒弃不看,否则蒙蔽智慧,还会败坏意志。比如看黄色书籍,容易污染心灵,让人犯错误。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驯:渐进。坚持既定的目标,切勿自暴自弃,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都可做到。

    弟子规的内容到此就讲完了。

    最后说一下弟子规的作者,再简单说几句关于弟子话吧,因为正文里已经说的很完备了,所以这里只简单说说。

    先说作者: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绛州秀才李毓秀编纂的《训蒙文》,意思就是教训启蒙小孩的文章。后经乾隆年间贾存仁修订整理,改名《弟子规》。

    李毓秀始终是一个秀才,学位不高,一直以教书为业,教书之余编写了这篇训蒙文。作者介绍就说这么多。

    关于弟子规的话:弟子规除了个别字词需要查字典外,其余都是很简单的古文,很容易看懂,既然很容易看懂,为什么这么多家长还要让孩子学习?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家长根本没读过它,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只看看题目又一想是古文,觉得古人肯定错不了,-----一种对古文的盲目的崇拜,再加上社会上某些人对弟子规正面的宣传,便认定是好东西。还有一个原因,站在家长的立场看,这是一本维护家长利益的书,他们只要知道一点弟子规的大义,便很乐意孩子这么做。因为这么做的孩子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好管理。因为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庸,严重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内心世界,自我意识,兴趣,等等纯个人的东西,说好听点是忽视,说不好听点是压根就不知道,是一个无意识的残害孩子的糊涂蛋,只因着自己的利益拿起一把错误的标尺去衡量孩子,所以最后所得的结果肯定是错的。教育是一件大事,不要把孩子当成试验品,这个试试,不行,再试试那个,改变孩子,影响孩子人格品性,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成型的就这么几年,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一定要明白,错过了就会害孩子一辈子。家长们会抱怨:我们那会害孩子呢?希望他们好还希望不过来呢。是呀,人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好心办坏事的比比皆是,方法不对,内容有害,心在好有什么用?希望大家都能明白这个道理,都能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想要合格,就从理解孩子的个人世界开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弟子规》新批 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wl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