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优势力课程在讲学习力优势。有三类学习者——书本学习者(跟资料书本学)、人际学习者(跟人学)和行动学习者(做中学)。
我是45%书本学习者45%行动学习者10%人际学习者。
比如前段时间买了一个破壁机,我一定会看说明书,但是也一定要照着说明书在机器上试,不管有多少功能我都要试一遍。
比如学习理财,我一定要听课,然后也会实践,搞不懂的我可以再去学习。
但是我不太善于人际学习,别人给我讲,如果我不够理解,我就不想听。以前上学时听物理课听不懂,我都不知道怎么提问。
如果做菜,我就看菜谱做。这两年刚刚会请教会做菜的公公。
学习力是我的最大优势,学习确实是我的需求。不管什么只要我不明白,我就想学明白。但是学习力的副作用在我身上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学的东西内容庞杂,但不深入;什么都想学,互不相关;热衷于买课、收藏、囤积,不知道有什么用;三分钟热度,只听了两三节的课一大堆……
优势课程教给我,教是最好的学。要想发挥学习的最大效能,要用的工具是“分享枪”。
在上思维营之前,我其实已经在考虑分享学的整理收纳知识,但我并不清楚我为什么要分享,只是觉得分享是我的需要。
在准备分享稿时,我也遇到了难题,我该如何在一个小时里把我学到的这么多知识准确清晰的传达给别人。
老师给我们讲了分享的方法:首先把无线模式变有限模式,倒逼自己找到知识核心。找到知识核心有找共通性、找独特性、找操作性三个技巧。
这些方法直击我的需求,对于如何搭建我的知识网络,如何写好我的分享稿立刻有了清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我学了那么多整理收纳课,很多讲法各不相同,但共同点就是:整理的核心要求是决策力,收纳的核心要求是规划力。我就围绕这两个核心展开。
我再用衣柜整理为例,讲解理论的实际操作,就可以把整理收纳基本知识准确清晰的传达给听众。
学有所获是一件开心的事,学有所用是一件更开心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