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突然开始厌恶起手机,疯狂爱上了书。特别是关于土耳其的书,看多了就有了一肚子意见,有意见就需要倾诉,写在日记里只有自己能看见哪叫倾诉,写在社交平台上都是圈里的人,我一个后生不敢放肆叫嚣,便转战简书,倒一倒自己的,嗯,看法。
从中图网上订的Sina Akşin老师的《土耳其的崛起》到了,小心装在袋子里,跳上地铁,在生活室咖啡店的木栅栏小天窗下,翻开了第一页。
国内关于土耳其的书,我基本上都集齐了,从昝涛老师的《重新发现土耳其》到前不久出的《土耳其简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孤独星球系列啊,《列国志》啊,村上春树的《雨天·炎天》啊,《1453》啊,Orhan Pamuk的系列、大作《安宁》,包括一些英译中小说《伊斯坦布尔的孤儿》、《香蕉的低语》等等等等的。说实话看这些书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是异常难受的,最让人难受的就是《土耳其简史》,特别是这本书的后半段,简直——不堪入目,本来就是诺曼·斯通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十分感性的记录,土耳其历史细碎复杂,翻译的人自己翻译得稀里糊涂,某些自己都没搞懂的英式幽默又非要硬翻,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加上各种英语土语注解夹在一起,英语不像英语,土语不像土语,看的时候真的快要把土语专业的我的狂躁症激发了......(就此打住,不吐槽了)
而《土耳其的崛起》,这本书在中国目前有关土耳其的中文图书市场上确实可以算得上惊艳,毕竟是土耳其大师的Sina Akşin在国际上都备受赞誉的作品,思路清晰,废话基本没有——很适合我这种历史白痴阅读,而且其中的诸多观点非常有说服力,最起码让人越看越明了——所以,姜,还是老的辣。这个老,除了资历的意思,还有本土化的意思。
写到这儿的时候看到了书本的第八章,大的历史框架极度清晰有说服力,极度引人思考,强烈推荐希望了解土耳其历史的人去看,我相信原文一定是让人叹为观止的,等下次去土耳其一定淘土文版本。
(还没写完,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