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个问句连接杂事和行动
杂事(即想法)不可以被管理,能够管理的只有行动。
杂事与行动之间,我们要透过3个问题来连接:
第一,要不要做?
第二,我要的结果是什么?
第三,我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要不要做,是进行选择与思考;而当你需要做一件事的时候,要学会关注结果!行动不是目的,取得结果才是关键。
所以要问自己一句:”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就是让自己定位在结果的视角里面。
一个公式:我+动词+关键人+事情
二、将杂事升级成一个项目
关键字:项目(即一组一组的行动)
1)比如去体检(要做),我们要拿到体检报告(想要的结果),打电话预约(下一步行动1)。然后外出(行动2)体检,拿到(行动3)和查看体检报告(完成)。当把杂事转化成n个下一步时,这就是把杂事升级成一个项目。
不过体检只做到下一步,没那么重要。
2)把难事大事升级成项目。
比如做家务、生二胎、找幼儿园、旅游和写书等,同样问三个问句。
项目是什么?项目是一组有许许多多下一步的清单,所有清单事项都要指向项目所要的结果目标。
第三个问句“哪些下一步?”,需要反复问。
三、反思(计划)的重要性
反思就是计划,即明确意义,通过问n个问句将杂事转为行动。
明确意义(即筛选、选择和取舍)很有价值。通过收件箱将杂事随便收进来,还需明确意义,即有一个判断标准,判断哪些事项放到垃圾桶(删除),日历或情景清单,或哪些归为将来也许(酝酿中/目前没时间,需暂时保留)和项目清单。
时间管理本质是对事件分类。其中时间承诺比较高的事要先做(日历和情境清单)
---------------------------PS--------------------------
荐书:《搞定》Getting Things Done 美:大卫•艾伦 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