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是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梅兰恩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从1998年到2018年,整整20年过去了,这部电影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关于电影的思考仍未停止。
《海上钢琴师》主要讲述了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气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取名为1900。成日与钢琴为伴的1900凭借自身过人的天赋,无师自通地练就了一身连当时最负盛名的爵士钢琴家都甘拜下风的钢琴技艺。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感到不安。纵使遇到心仪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去。我认为而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为人们所铭记,与电影中体现的一些美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一、艺术美(音乐美)的美学思想
《海上钢琴师》,顾名思义,音乐一直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在电影中,主人公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优美的音乐节奏给观众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随着电影情节的波澜起伏,钢琴曲也或轻柔舒缓、或激昂顿挫。导演以音符作为意象,为观众营造出了一个新的意象世界,在这个世界当中,你可以感受到大海的静谧与波澜壮阔;了解主人公内心的幸福与忧伤;感受船上不同人物的不同内心世界。
在这里,作为客观存在的声音,通过营造一个新的意象世界,来调动人们的内心情感,连接人们的内心世界。音乐与人,通过意象世界的连接而统一起来,人与乐无法分,存则俱存亡则俱亡。
这也是电影当中极力传达的一种自然的音乐观。影片通过一个未经任何技术训练的、有着非凡音乐记忆力和即兴演奏能力的钢琴演奏者,传达出一种音乐不被音乐外在的一切包括身份、地位、技术等奴役的自然音乐观念。全片的高潮部分是主人公与爵士乐大师的音乐弹奏比赛:一个把音乐当作自身的人,不知道音乐可以作为竞技的手段,这让他无所适从,他甚至因为对方音乐的美妙而泪流满面,在他的眼里,音乐就像人活着一样简单而自然。他的胜利说明影片对于音乐纯粹性的捍卫,音乐是有内容的,它与心灵相关,是心灵最自然和深情的流露。它不是如爵士乐大师所代表的那样是一种因为职业需要而变成纯粹的乐音和技术的游戏,没有内容,和心灵无关。它可以用来为所欲为,成为发财的手段和对别人挑战的工具。
二、孤独的美感与悲剧美
美感即审美体验。在电影当中,孤独一词似乎与主人公的这一生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婴儿时期被遗弃,在八岁重新成为孤儿,在接下来的一生,便是与音乐相伴。虽然主人公也有一个好朋友,但这个好朋友却并不能完全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也选择了与主人公完全不同的生存状态。
孤独,成为了许多人解释这部电影的主题,也是这部电影被人铭记的原因。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古今中外,无一例外。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孤独感是存在于世界的基本感受,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人生而孤独,人死更是一种绝对的孤独。
而这种孤独的来源,便是命运。
如同电影中所说,“偌大的城市,绵延无尽。并非是我眼见的让我停住了脚步,而是我所看不见的。”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当中,面临着太多的选择,有着太多的迷茫。未来的困惑,当下的迷惘,让每个人迷失在这片命运的浩瀚海洋里。拿一部钢琴来说,从琴键开始,又结束。钢琴只有88个键,随便什么琴都没差。它们不是无限的。人才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制作出的音乐是无限的。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一座座没有尽头的城市就如同一架拥有无数个琴键的钢琴,这是上帝的钢琴。凡人只会在这架钢琴上忧虑,因为他无法掌控。
这也正是悲剧的内核。当个人面对着无限的世界,一种恐惧感油然而生,在这种压倒一切的力量的震慑下,个人又产生了一种崇高感。在崇高感中,这样一种敬畏和惊奇的感觉的根源是崇高事物展示的巨大力量,而在悲剧中,这种力量呈现为命运。
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里这样写道:“悲剧可以带来快感,快感来自于恶意(一种幸灾乐祸)和同情(包括审美同情和道德同情,但更多是审美同情的心灵超越。)”,此外,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讲到人在悲剧中可以通过怜悯和恐惧获得情感的宣泄。
人生而在世,每个人都有对命运的困惑与恐惧,《海上钢琴师》正是抓住了这种“孤独”的情感共鸣。而在电影当中,主人公1900以一种艺术式的生存状态逃离了命运的控制。他一生只生活在船上,他视为生命的音乐在88个琴键的钢琴上完成,当这艘船由于年久失修即将被炸毁的那一刻,他也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存方式。最终主人公以死亡的方式逃离了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