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U读书读书
2/50 《好好学习》读书笔记

2/50 《好好学习》读书笔记

作者: 大巫见小巫panda | 来源:发表于2018-01-18 22:17 被阅读10次

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作为罗辑思维《成甲说书》的作者,在这本国内第一本有关知识管理的书籍《好好学习》将会告诉你。书中首次提到了临界知识,源自《穷查理宝典》的普世智慧,但是经过自己的实践与提炼,形成自己独有的理念和方法,告诉你如何利用底层思维和方法提升认知深度,提高学习层次,让你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调动各科知识来解决问题。本书豆瓣评分8.0,以下只是部分精华的笔记,建议买来结合书中案例更好地理解和研习。

一、书中提到了哪些新概念?

    书中首次提到了临界知识。“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元认知是对思考过程的思考,高速型元认知的思考过程为:看到问题,思考问题的实质(可以用黄金思维圈,这个很多知识IP都提到),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规律(临界知识),然后决定下一步行动。

二、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

书中举例如果有多个兼职就算斜杠青年的话,王大爷的斜杠可就多了,搬运工/瓦工/除草匠/环卫工……

这只是要说明随着分工的细化,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其认识足够深刻,才有话语权,盲目追求多元,兼职变现,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其实只是肤浅地拿时间变现而已。

三、一生需要学习的课程

第一是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这是每个人每天都要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

第二是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并非学校划分的专业)。是系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地把多个学科的知识随时调用的能力。

第三是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能力。做到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

四、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1、方法

读书方法的升级: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记录读书笔记不仅仅摘记名言,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这些启发的内容和我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

而且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意识地和已有的模型进行联系,比如:复利、概率论等。

“作者解决问题时,主要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思路解决问题,在解决方案的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这个和拆书法很类似,其实好的方法是相通的。

2、思维

培养第一个底层思维:绿灯思维。积极地考虑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再把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

下回在应对挑战时,就可以从容地问自己:我的观点是不是可以在别人的意见里进化得更好。

培养的第二个底层思维是:以慢为快。比如一本近500页的书,你是每天读50页,10天看完?作者是核心的部分,细细地看并弄明白。比如:从书籍中读出作者想写而没写的,作者没写而应该写的,在哪些观点上,作者比前人有突破?哪些理念其实是换了一个样子的包装?哪些问题,其实别人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把同一本书读出不同的感觉。

五、如何学习临界知识

学习临界知识的最方便的教材,其实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不一样。提升反思能力有三个方法: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把生活案例化处理;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书中提到了《顾准日记》、兰迪波什的《最后的演讲》、《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穷查理宝典》、《晨间日记的奇迹》,其中都有反思的部分,可以借鉴参考。

执行过程中的技巧有:记录、定期回顾、付费购买。记录自己思考过程,定期回顾,通过付费来提升学习内容的质量和增加有效学习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50 《好好学习》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ca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