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作者: 白蕙侨 | 来源:发表于2022-04-15 18:30 被阅读0次

陶渊明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位千年第一逆流士,在决定彻底归隐之前,内心还是经历了一番斗争的。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出身贫寒,仅凭着个人的军功和奋斗,官至大司马。陶渊明从小的生活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也能做到温饱,8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他投奔了外祖父孟嘉。孟嘉是魏晋名士,有才学,有一种“渐进自然”的追求。陶侃的进取和孟嘉的逍遥,两种人生态度在陶渊明的心中不停的激荡。29岁的时候陶渊明出任江州祭酒,这个主要掌管教育文化的官职没有陶侃的社会声望是不可能做成的。当时陶渊明的上司是书圣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据传是个不靠谱的领导,也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却是一个狂热的宗教爱好者。因为上司的不靠谱和朝廷的动乱,陶渊明第一次辞职。不久,王凝之和部下就被叛军所杀,陶渊明像有先见之明般的逃过一劫。

在长子陶俨两岁的时候,他的结发妻子去世,陶渊明续娶了翟氏。夫妻俩志趣相投,过上了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生活。陶渊明的《闲情赋》撒了狗粮给我们后人,大致内容是:他愿意做妻子衣服上的领子、罗裙上的衣带、云发上的发膏、眉毛上的黛色、脚上的绢鞋……陶渊明以实力让我们看到了他情书王子的一面。

31岁的时候,陶渊明已经是五个儿子的父亲了,五个四脚吞金兽让他不得不再去做官,后来新上司桓玄的野心和世道的混乱,使得陶渊明借着母亲去世的理由再次从仕途中解脱出来。丁忧三年期满,他又怀着孔子“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去做官,他也担心自己四十岁了,还没有名气,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了。后来又频繁跳槽,想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也没能找到,到第五次42岁的陶渊明为了粮食很勉强的做了彭泽县令。80多天后就辞职了,他的辞职可能是过去多年的牢骚和不满一次爆发的结果,从此彻底诀别官场,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农夫。

陶渊明一生历经三个朝代,十个帝王,63岁的时候去世,并且给自己写了祭文。他生存的时代,知己难求,常常和自己的影子一起喝酒,却以诗文为我们后人定义了田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陶渊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eq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