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短篇是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第五个故事。
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多么的微不足道,二十四个小时而已,我一看到这个故事的名字就是这种想法。没有读到这篇内容的时候,我以为这个女主人公已经逝去,而且很有可能她是在这二十四小时内命运发生逆转,然后失去生命,然而并不是那样。
在一个小旅馆里的餐桌上发生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人们往往会对发生在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产生好奇,有很多见解,用自己的思想证明自己比别人懂得多,见的多,格局大,所以这场讨论最后演变成了激烈的争辩。
参加这场异乎寻常激烈讨论的不单是几个人,几乎是整个旅馆的客人。
同住在这间旅的一个工厂的老板娘抛夫弃女跟人私奔了。这种事情在哪里都会是一个热门话题。
这位老板娘有一个四口之家。她的丈夫大腹便便,土里土气;她自己文静秀丽,娇柔又端庄,有两个美丽的女儿。
私奔的对象是一个极其漂亮,谈吐优雅,学富五车,又有绅士风度的年轻人,他们总共才认识两天。
两天中他们在露台上有一次两个小时的夜谈,有次历时一小时的同喝咖啡,之前他们从未见过。而这就足以挑动一个大约三十三岁,品行无懈可击的女人,使她一夜之间抛弃丈夫和两个孩子,不顾风险去追随那个素不相识的年轻帅哥。
这种热烈的爱的发生,我们没有过吗?聚会时,出去游玩时突然间有一个人闯入你的视线,也许他(她)的某个想法,也许他(她)的谈吐见识就吸引了你。你会去想了解他(她),想靠近他(她),想他(她)看你一眼……
这种爱的发生的有时候会很强烈,有时候需要时间的。只是道德的约束,自我的修养,让一部分人能管住自己,另一部分人却管不住自己。
在这场批判这位老板娘私奔的讨论中,一部分人认为老板娘和年轻人早有预谋,因为一个正经女人,是不可能跟一个认识了两个小时的人私奔的。另一半人认为一个女人,多年来对无聊的婚后生活深感失望,内心早已有所准备,碰到强劲攻势就会委身相从,这不仅完全可能,甚至极为可信。
书中的“我”是第二种观点。
这段私奔的故事只是这篇小说的开头的一个插曲。
书中的“我”的下面一段话引出了《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这个故事里的真正的女主人公。
一个女人一生中有些时刻会不受意志的管束,自己也不明白,就屈服于神秘的力量,这是明显的事实,硬不承认只不过是害怕自己的本能,害怕我们天性中的妖魔成分,想要掩饰这种内心的恐惧而已。有些人觉得自己比那些“易受勾引的人”更加坚强,更有道德,更为纯洁,似乎便感到欣慰。而我个人认为,一个女人倘若自由自在地、激情满怀地顺从自己的本能,要比通常见的那样,依偎在自己丈夫的怀抱里闭着眼睛欺骗丈夫,要诚实得多。
“我”的这段话是说女人,又何尝不是说男人呢?爱的发生不可怕,能不能理智的去对待,能不能对另一半诚实最重要。
女主人公有一个埋藏了20多年的无法诉之于口的故事,因为“我”的这段话,让她把这个令她感到羞耻的故事有了讲述的欲望,她带给我们的故事更加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