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项目要求
L1P2-1 评估与反馈:
发表任何主题的7分钟演讲,获得反馈,然后把反馈应用到第二次演讲中。
2021.3.20@Saturday俱乐部
![](https://img.haomeiwen.com/i5618511/e55eb5a30f3af865.jpg)
我的平行世界演讲稿
2012年的冬天,我在老家医院一个病房里,拿出报纸,给爸爸念完有趣的新闻,看着他安详地躺着,吸着氧气,吊着点滴,终于可以松懈下来,坐在病房阳台,晒着久违的太阳,突然才发现这是我工作十年以来休过的最长的假期,终于第一次感受到工作日的冬日暖阳,是那么温暖惬意平静,老家这里完全不同于我在广州的鸡飞狗跳兵荒马乱。之前沉迷的不如人意的工作啊,房子啊,情感无所寄托的迷茫啊,人际关系中的怨恨得失斤斤计较,在生命面前都显得那么虚无荒唐。那一刻我意识到,世界上有一个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会有另外的活法。
在我回到广州再次被兵荒马乱的生活夹裹着,一周后,爸爸就去世了。我爸爸这一年来的病故,不仅完全地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更重要的是,我被巨大的恐慌吞噬,很担心妈妈也会因此重击倒下,而我脆弱的身心无法面对生活的这一而再的打击和支离破碎。
和妈妈相依为命,过了两年行尸走肉的生活之后,工作和生活的不顺利持续,因为我的情绪状态,经常会产生愤怒和对抗,影响我的关系和工作。丧失了更好的机会,和对将来的希望。
我看着镜子里自己憔悴的灰暗的了无生气的脸,内心在呐喊:我讨厌这样的自己!我不想这样继续下去了!我要改变,我要过另一种生活!
跌跌撞撞的,没有朋友没有资源的我,参加了一些社群,终于来到了头马。在这里,我发现,原来有人可以这样活着:可以学习很多沟通和领导的技能,让自己有充分的底气和自信,体面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真实的声音,掌握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
于是我来到了这个平行世界。先是每周六,再到不同俱乐部,参加的头马活动越多,时间越长,我越来越喜欢这个世界,因为诚信、尊重、服务、卓越,在我现实生活中那么稀缺和可贵!头马就像是我逃遁现实世界的桃花源,乌托邦,我也在慢慢地朝向我的偶像靠近,我在导师的鼓励下,承担越来越多的角色和官员职责,投入越多成长越多,于是我变得越来越有底气和自信,去表达自己,更体面更理性同时更理直气壮。
在头马我也链接到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观念的朋友,打开了我的眼界,找到了互相支持打气的知己朋友。身边的同事慢慢觉得我笑容多了,自信了,表达更有条理了。我变得爱表达,由原来不敞开自己,到每天总结分享活动感受和日记,越来越享受被微信朋友圈的围观。在这个头马的平行世界里,我好像越来越如鱼得水了。
然而回到现实世界,我对自己工作内容的不满和发展的限制,越来越消极,跟我在头马展现的热情和担当,分裂分歧也越来越大。就在去年,工作发生了改变,当我面对工作量的加码和头马活动项目的加码,我变得越来越疲累了。这时候我再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因为天天熬夜晚归,我变得异常憔悴,两边都不落好。
在工作年终总结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工作履历是这么平淡无奇,为什么我到了头马平行世界的初衷,没有实现呢?我该怎么把在头马的热情和担当,投入到占据了生命1/3时间的工作呢?
我才发现,仅仅在平行世界里单行道自嗨是远远不够的,投入在任何一个世界里,都要消耗我巨大的的时间和精力。而我的体力和精力、时间并没有随之增加。
就在这半年和头马世界保持一定距离的日子里,我想通了,把头马里学到的迁移到生活和工作中,同样用诚信、尊重、服务、卓越作为我现实生活和工作的价值观,加上勇气,才能让我内外身心一致,成为在每个平行世界都畅通无阻的自己。
点评师Monica 的反馈:
![](https://img.haomeiwen.com/i5618511/ffbc12f1b477691d.jpg)
开头场景细节描写吸引人,淡定大方,娓娓道来。
冲突非常多,坑挖得很深,但填坑的方法和过程欠缺。
多一些链接观众,特别要思考这篇演讲对于观众有什么价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5618511/7e2fd0888f3beab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618511/809f84c2f8ca616e.jpg)
创作历程
先占坑,然后周三思考主题选材,报题目。初步设想:
0|平行世界|我的生活|我的价值|我的追求|我的状态|
| :---:| :---:| :---:| :---:|:---:|:---:|
1| REAL | 孤单无助 | 迷茫无聊 |表面物质|焦虑压抑|
2| TM |朋友知己|发展技能|找补依托|疲惫紧张|
3| AOL |独处团练|臣服服务|坚持修炼|轻松觉察|
总结:不同的平行世界,都是我。我也终将融合为一体,不在纠结和内耗。
周五周六没有写稿状态,到了下午四五点终于憋出来了,一口气打开电脑word 写出逐字稿,就发给点评师。
我果然还是下午五点才有创作状态。
到了现场也没有练习,做会议经理、比赛统筹、投入破冰和即兴,在脑子里设计了一下出场和移动。
然后在主持人雷莉很长的一段导师的导师赞誉中登场。过分的夸张的赞誉这给了我在大家面前做个好榜样的精神气,然后就算顺畅做完了演讲。
和观众链接不够最深沉的原因当然是我还不能完全打开自己。
谢谢这次备稿演讲机会和反馈。觉察自己的模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延续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