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老子》3

读《老子》3

作者: 河南郑州毛秋风 | 来源:发表于2022-03-27 22:19 被阅读0次

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孰亲?孰多?孰病?什么最亲近?什么最贵重?什么最痛苦?如果仅仅是问题,当然很好回答。名声和身体相比,哪一个更亲近?生命与财产相比,哪一个贵重得到与丧失相比哪一个痛苦?可问题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所面对的不是回答这么容易。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面临着选择。选择并无对错,之所以要选择,是因为想选一个自认为更好的。有选择。就有对比,就有利弊的衡量,可能伴随着还有无尽的烦恼。不管选哪一个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到最后结局未必是自己想的。

说到底,人还是有欲望的。即便是再佛系的人,再看淡一切,内心还是有牵挂的,还是有在乎的,当然有了这样的心理之外,就回想着只是一点小小的愿望,满足就是了,但是有了第一,就会有第二,私心就可能会越来越大,就会越来越不满足,当不知足的时候就会为自己带来祸祸。

所以说真正做到的不为得失,不为名利,不为身外之物,很难。只能说尽自己所能的,做到知足。知足才会知止。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读到这一章的时候,发现和四十四章内容相似,但感觉有进一步的说明。

如果说第四十四章让我们开始思考,究竟生命当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应该如何去做呢?如果说得到的是一个要学会知足的结论的话,那么到了第四十六章就进一步的说明为什么一定要知足。

当不知足的时候就会“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分私爱必然要有重大的耗费,太多收藏必然会有厚重的损失,不知足者演变到最后就会剩下贪欲,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就如那些国君,贪婪不知足,想要领土扩张就会发动战争,天下无道,连那些母马也要上战场。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祸患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了,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我理解的是:因为想要得到就会犯错误,因为不知道满足就会带来更大的祸患。所有的起因都是因为“欲得”,还是因为念头。很多事情真的是在一念之间。难怪会说要三思而后行。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所以说知道满足难能可贵,而能够有满足的满足,确实是需要修行的。《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而自己所要修行的还有很多。

相关文章

  • 读《老子》3

    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孰亲?...

  • 《老子》新读3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

  • 望星空

    读老子,望星空,星空格外灿烂; 望星空,读老子,老子分外庄严! 这天,老子将青牛放在涡水边畅饮,...

  • 《忽说八道》十七

    天南海北读《老子》 1 读《老子》难,读懂《老子》更难。原因有几: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

  • 读老子——老子无解

    第七十章(修身) 【原 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①,事有君②。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

  • 成长日记(138篇)——习惯的力量

    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 晴 读经人员:大宝、小宝和妈妈 读经内容:大宝读论语、老子、诗经,小宝读易经、...

  • 读《老子》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儒家与道家最大的异点:儒家崇理...

  • 读《老子》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

  • 读《老子》

    在《老子》一书中提及两个概念,一个是“婴儿”,一个是“圣人”。 “道”是世间万物的初始,世间万物都要符合道;婴儿是...

  • 感恩日志第35篇|妈妈要守好坤道,让家幸福安宁

    雨 今日读经汇报: ①《易经》14-22卦读三遍; ②《老子》21-30章读两遍; ③《弟子规》3读一遍。 读经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老子》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hu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