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车窗,铁道苍茫,雨后石砟泛湿,偶有刚探出头的小草,妆点着春日芳华。清风拂过,翻开儿时画卷,关于故乡春事的记忆愈发清晰。
我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老家坐落在晋西北边陲一个偏远小镇。小镇只有一条窄窄的街道,从街头走到街尾,也不过十来分钟。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喜欢雨,故而记忆中的春日总是细雨霏霏。最喜春日雨夜,携一本“小人书”,在无边静谧中寻找梦中的“江湖”。江湖里有刀光剑影,有书生漂泊,有黄粱一梦,也有诸国纷争。如今,“小人书”已不见踪迹,在喧嚣退尽的夜晚,我还是常常能够想起儿时那段美好回忆。
儿时的春天很绿。那时镇上有林业队,树有人种有人管,镇外几条沟里满是树。春天里先是沟底水边的柳树穿上春装,满树鹅黄,随风摇摆;再就是杨树,绿的崭新,绿的浓密,顺着沟看,就像刚洗过的绿布铺在地上。小河里水草蔓延,鱼儿畅游,小蝌蚪忙着“找妈妈”……
儿时的春天很美。那时鸟儿种类多,数量也多。春天是鸟儿赛歌的季节。斑鸠站在柳树稍,“咕----咕--”的叫声先高后低,先唱再叹,韵味十足;双燕并在屋梁,呢喃交谈,就像苏北闽南女子的吴侬软语,听过便已入怀。
儿时的春天很忙。农人忙着春耕,牛儿忙着吃草,小草忙着生长。放学后,撂下书包,便会邀三五孩童去郊外“野玩”,往往太阳落山了还舍不得回去,夜深了还在为明日的课堂作业“忙碌”。
儿时的春天很远。转瞬,玩伴们早已各奔东西,有的甚至毕业后再无音讯。童年的记忆也忽远忽近,有时竟难以辨别是梦是真。
春花无痕,春归何处?韶华不为少年留。唯有兀自珍重,保持热爱,奔赴山海,才能与未来的自己更好重逢。惟愿历经风雨,春日散尽,归来仍是那时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