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程依年轻时在南方一家煤矿当过工人。这个煤矿是私人开采的小煤窑,不是有正规手续的国有矿。那个时候这种小煤窑在这个号称南方煤区的地方多得要命,就象今天农民的养猪场一样遍布山沟地渠,一个个山头被开挖得满目疮痍。如果在高空上看,这一个个山头就象山羊屙屎过的地面一样,黑斑点点。这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南方小煤窑。一般由采煤区、屯煤区和生活区构成。为节省费用,这三个区往往是离得很近的。那时的采煤区就是一个开口的巷道,用人力一车车的将刚开挖的煤拉到不远的屯煤区,也就是俗称的“煤台”。而煤台边上就是简易搭建的生活区:搭一个大竹棚,分隔成厨房,洗澡间,饭厅等。而厨娘、守矿人、10多个工人就构成了这个小山头的全部流动人口。程依当时是在屯煤区工作,主要帮忙“掺石渣”,就是将大小不一的小块大头(俗称“石渣”)掺合进要装车的煤炭中。一天工钱有5块钱,对于程依这个15、6岁的少年来说不算少了。要知道他有时在学校一周的伙食费也没有这么多。
程依在煤矿当工人(称“小工”可能比较贴切)时,是从夏天开始的。这是因为他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在从学校回来的那个暑假开始他就成了一名真正的体力劳动者。由于他体型瘦弱,面容清秀,放在一班粗犷的工人当中总是显得那么地不协调。
(关于程依初中毕业的事有必要补充如下:因为初三临近毕业时被班主任以班级倒数15名不能参加中考为由提前劝退结束了中学生涯。劝退的理由是怕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当然学校考虑的也很周全:来年还可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补习,不算留级生或补习生,中考不会吃亏。按那时的规定,你参加过中考就算是复读生了,再参加中考就得多考人家多少分才能上中学。而且学校照发毕业证书,你反正考不上,还帮你省了考试费,那时得要5块钱吧,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了。虽然学校考虑周全,但是那时劝退后能回去复读的少之又少。这样就基本上宣告你的中学生涯结束了。你居然不用参加中考没有毕业成绩却又拿到了毕业证书。没有参加过中考,说明你还不算是个完完全全的初中生。就象新郎虽然进了洞房但是新娘却不见了无法圆房一样,这新郎当得总是感觉不对。很不幸的,程依不仅没能圆房,而且就象大多数人一样可能永远圆不了房了:加入打工挣钱行列,在这个夏天就此告别学生时代。)
南方的冬天是相当冷的,这是因为没有暖气。那个年代的温室效应还没那么明显,冬天的冷那是真冷,而且是南方典型的潮湿的阴冷。不过,奇怪的是那时不用穿秋裤(当然是因为没钱买穿不起),只穿二条单薄的裤子,却也要撑过整个漫长的冬天。那时觉得冬天特别漫长,可能是因为无事可干——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大家只能忙着烤火。
程依觉得在矿区干活最兴奋的就是矿区的饭实在好吃:这话在现在的人看来纯属胡扯——在最肮脏的矿区能煮出什么好吃的来,难不成是找山上的野味?这种猜测不是没有道理,可是但凡有一点常识都明白,在南方这种光秃秃的小山头除了土里埋藏的那点黑金,实在是没什么可以让人惦记的东西了,哪来有让野味藏身的可能。所以可以向大家保证的是程依他们吃的就是家常便饭——就是有野味也没空去打去捉呀,你以为这是在大集体的时代吗?私营矿主都在盯着你的产量呢。在这里干活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各人自备米菜,量多量少不管,带什么不管,只要有就行,统一交由厨娘统筹炮制。所以10多个人每人带的食物虽有不同,但也是大同小异。可想而知大多是便宜的蔬菜和菜干类,不会有人脑子烧坏了带来鸡鸭鱼肉(况且那时的生活条件谁家会经常买得起肉吃呢)。那这不奇了怪了,就这些能好吃到哪去?难道这普通的厨娘有什么高超厨艺还是会变戏法?答案在这:工人都带食物了,监工的矿主当然也要带了,为了让工人更有力气干活加上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他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带一把青菜来吧。所以他带的东西最为关键!没错就是猪肉了(量当然不会多,一般也就一、二斤),这就是画龙厨娘的点睛之笔。加上活干累了,来上那么一碗菜干肉末汤基本就可以让你胃口大开如痴如醉了:那时的猪肉又香又甜,还真叫猪肉,与现在的是不可同日而已的(不然,现在怎么就变成叫“肉猪”了呢)。
所以,曾经有一段时间,程依每天一早醒来就盼望着上矿,期盼着矿上饭点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