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不想写东西,周六,想放自己一天假。可是一闲下来,总觉得心里空唠唠的,好似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好吧,那就随心所欲的写点东西吧。
起得不早,具体几点起的床就不说了,说出来让大伙笑话。当然也不算很晚,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猜。起来抹了把脸,开始半小时的冥想。乱七八糟的事情整完后,差不多就是饭点了。饭吃的比较糊弄,接着是看书,同时看这两本书,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一本是小说《朗读者》。不,到了晚上,还看了一本刚买的新书,关于写作的。三本书加起来,也就看了百来页。每一本书都在脑海里留下了一点印记。
历史的书给我介绍了周朝的官职,还有分封的制度,书干货很多,但我不是什么历史学家,目的仅限于了解,看得很粗略,印象深刻的也就是司徒,司空,司农,司马这些个官职都是在周朝诞生的。还记住了一个字“簋”,其实也就是混了个脸熟,习惯了在电脑手机上打字,要真让我写,我还真怀疑自己能不能写出来。
小说《朗读者》看得比较多,也比较细心,主要的情节是男主米夏和女主汉娜在度过了一个幸福的复活节之后,情感慢慢出现了裂痕,男主米夏也开始发现自己竟然不敢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与汉娜的关系,毕竟汉娜长着他二十来岁。后来汉娜不告而别,这不仅让米夏的心里负疚不已,同时,也让米夏在痛苦过后,无法像同龄人一样对异性充满好奇与极大的兴趣,这也让他无法真正的放开自我,再去全身心的爱一个人。作者对米夏的心里描写很到位,也喜欢作者处处不动声色埋藏的伏笔——我看过电影,知道结局,所以对作者埋下的伏笔随时可以觉察到,这不但没有减少我对这部小说的喜欢,反倒让我从中找到了不少的乐趣,就像是寻宝,虽然知道脚下一定有宝藏,但每挖掘出一份,还是会欣喜得尖叫起来。特别是米夏出去买早点,留了字条给汉娜,结果米夏回来的时候,汉娜却十分生气地用一根皮带打了他一下,一个动作,把汉娜不为人知的秘密全暴露了出来。米夏当然不会多想,因为他太年轻,且沉溺在幸福之中。读者第一遍看到这,估计也不会想太多,以为她就是这样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女人。直到接下来对汉娜的审判开始,直到看到结局,再来看这段文字,才会觉得作者埋下的伏笔真的是太妙了。往下,就是一连串的法学哲学思考,我对哲学拗口的语言表达不是很感冒,只知道作者他第一次提出了关于支撑这本书的一个灵魂问题——作为一个德国人,究竟该如何看待从纳粹中走出来的父辈们。当然这个问题不仅德国人要思考,我觉得每一个人类都值得思考,特别是处在当下不稳定国际环境下,一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每个人都好好的再思考一遍。
然后就是到了晚上新拆的一本关于写作的书。老生常谈,没什么好说的,看得也飞快,二十来分钟,扫了二十来页——这个速度对于我来说,已经很快了。当然,看过的内容给我的最大帮助就是鼓励我坚持写下去。还有一点,我觉得我该想一想自己的写作方式是否适合当下的自己。这就不是我今晚能解决的问题了。
放下书,似乎这一天也不算被荒废了,可是,今天发的东西是前几天写好的,而且,还没按计划做出修改,心里总感觉差了点什么。但要是去改前两天写的东西,现在其实也没什么好的想法,并且说好的放自己两天假。那好吧,就这样,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会觉着太累,反而会觉得有些轻松,不在乎写出来的会是什么鬼东西,就是抓住一个点,比如今天看的书,或者其他也行吧,当然,也有个目标——一千字。至于标题,我真的很讨厌起什么标题,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自己特别喜欢《无题》这个标题,好在现在不屑于这样糊弄自己。所以也就胡乱找了一个标题,不好的地方就是,若是那个老兄看了这什么都不是的文章,不知道会不会骂街。
该住笔了,可像现在这样完全无顾虑的放开了来,感觉废话倒是挺多,估计写到深更半夜也说不完。但就这吧。
不早了,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