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有“ 海防营”的日子

有“ 海防营”的日子

作者: 敏也 | 来源:发表于2018-12-30 08:47 被阅读28次

89年暑假,我在当时的烟台师范学院函授,课余时间第一次走进了“海防营”市场。

我被人群裹挟着,从西头进去从东头出来,折转身又从东头进来从西头出去。我从来没看到过那么多的鞋帽衣服,它们摞满了水泥的柜台,摆满了柜台的间隙,又沿着柜台后面的架子攀爬,挂满了扯上扯下的整个空间。我的眼睛看不过来,脚步又停不下来,我听到我的心跳、心底的那个声音在喊着:“哦,哦……”在这个四面敞开的大棚子里,我看着那些汇聚在一起的日用百货密密麻麻地摆满了靠南的一排台面,又盛满了台面旁的箱子、盒子和包裹;各种的眼镜,圆的、扁的,粉的、白的,常规的、墨色的,铺开在大棚中间部位的一排排的木箱里,招摇着身姿;看到棚子往东的部分悬挂着、平铺着的那些布料,那些你能想象得到的用来做被子、做衣服、做各种可能的东西的布料,它们被叠成方块或被卷成长条,展露着极尽绚烂的色彩、条纹和图案……一个表达着人的新生的精神构成的完全物质的世界豁然呈现,她在钢架结构、塑料棚顶、水泥台面打造的空间里制造出一段繁茂和喧嚣,一种独立于世而又与时代相连的典型存在。物品来自不同地域的身份言说、商贩南北腔调的吆喝召唤,顾客熙来攘往的自由选择,将我淹没在物流、人流中,让我这个从老黄县的东南乡村走出来的年轻的心迷惑、震撼,又不知所措,陷在几度进出这个散发着无限张力的市场的脚步的挪移中、眼神的逡巡中、心思的惊羡与矛盾中无从选择,空手而归。但眼睛却拍下了那些货物的丛林、那些人流的兴奋,那个拱形的棚顶、那种独特的物态。

后来再进“海防营”,心平复,眼睛有了聚焦的落点,买了平生第一套双件套的裙装,从淡绿到白、黄的渐变色,薄的布料,时尚样式。只可惜不舍多花钱,衣服的品质不高,进水掉色、晾后起皱,穿着时又总往身上贴。但即使这样,也多年不舍遗弃。

92年,我调入芝罘,进到工人子女小学任教。学校的大门朝西,主体楼座的南面有一道铁制小门,穿过去就是“海防营”。得其地利,我的生活中有了一段与这座市场相伴相生的岁月。

经常会在午休或放晚学后走进市场,为一个头花、一粒纽扣,有时也并不为什么,只是想走进去,漫无目的或是有所期待地看罢了。摊主们总是喜欢打扮自己的货品,没有交易时也不停下整理。卖裤子的总把裤线、裤脚抻直,裤面抹平、对齐,方块形堆叠,整条的垂挂,让人一眼就瞧见裤形、裤料;成品的衣服搭配好色彩,排列出新陈,最时尚的那几件总会放在最抓眼的地方;小百货放在方的塑料盒里,一格一格的区分货品、陈列不同;毛线的花色、质地总在变,编织的工具、制成的样品摆放旁边,吸引起购买的欲望;新型的录音机播放着流行歌曲,磁带向高处堆起来;柯达胶卷也占据了柜台的一角,洗出的照片向过往者做着清晰度的说明;吹风机、电烫机、小霸王的游戏机……不管什么时候,总会有新鲜的玩意摆上柜台。“海防营又来新货了!”这样的消息总会不时地溜进耳朵,刺激你的神经,然后就牵连起你的脚步走进去。我对其间的买卖全然没有兴趣,但在每一个摊点前兜兜转转,看旧货与新货的交替,看买家与卖家的“谈判”,对“海防营”挂出的商品所能表现的流行风向就会有所感悟。人群在哪个柜台前聚团,哪个小老板又面带喜色嚷着“又得去进货了”,就知道那个时段的抢手货了。

我的第一双旅游鞋、第一条丝袜、第一件羽绒服都来自“海防营”。流行“一脚蹬”的塑身裤时,去买来黑的,咖的两条轮换穿;时兴短款风衣时也是到在一家一家的货品里挑选了惹人眼的春绿色穿上身;结婚时置办新衣,在市场的东头挑选了红色、橙色的两块布料,现场量身、剪裁,一套裤装、一套裙装扮了我婚姻生活中好多年的日常。……那个年代,芝罘人的生活多多少少的都与“海防营”发生着联系,一年当中逛几次“海防营”,买几件日用品成为一种习惯,甚或是一种仪式。

当然,“海防营”的功能不止是日用百货的经营地。围绕着大棚,人们的吃穿住行都是能解决的。晨起时光里,大棚东口外早就支起了煤炉,有油条、稀饭、豆腐脑的早餐供应。夜晚,棚内人群散尽时,散点的露天小吃照常营业,面条、馄饨,也有小炒几碟小菜的,周日学校无饭时就到这里吃。中午时分,大棚外的饭食经营更是热闹,水饺、包子、发面的馒头,正炒在热锅上的焖子都热乎着。有一家做“哈饼”的,就在棚外的中间位置,门面小,饼却做得味道好,一直有排队的人等饼出锅。东头南面有一家拉面馆,记得面拉得有筋道,卤子开得有味道,还有烤肉串搭配,就会一再地去吃。再往外围,“海防营”辐射到了西起烟台印染厂和大海阳路口,东至振华商厦门前的地盘,贯通了整个西大街。新华书店、大华药店、良友商厦、大光明电影院,还有各类的旅馆、饭店、土产杂品店都在它的周围。本地人、外地人,只要有买东西的想法,大都会到“海防营”或其周边。“海防营”创造着那段时光里的贸易神话。

其实,“海防营”发展的初始阶段,里面的经营者大多是南方人,整面的柜台被他们从义乌、从温州运来的商品占据。也有挑担经营者,两筐眼镜、一篮纽扣、几盒电子手表,在柜台夹缝里,大棚内外间甩着吴音软语吆喝贩卖。鲜少有本地人加入商贩的行列。在芝罘所在的烟台这座北方城市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寻路阶段,经营方式还寓于传统、迈进的步子还不是很大,人们头脑中的商品意识、经营意识还不时很强的时侯,这座于1984年10月建起的长436米、宽9米的农贸大集一样的地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空间、一个商品集散地,架起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桥梁,成就了一个大型商业圈的雏形。这种商业模式扩散、膨胀,也快速的用琳琅着的商品刺激着烟台人的神经,让一部分觉醒者走进了经营者的队伍。

“海防营”繁华一时,但终因其规模小、档次低、吞吐能力弱等原因,不再能满足烟台开放城市的发展需要。1995年“三站”市场开建,1996年“海防营”退路进厅,几经流变,不复存在。但从这里起家的经营者们却成为了烟台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个体老板,多年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建成了自己的公司、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成为了烟台经济发展的砥柱之人

这座清廷为加强海防设立的“海防营”,这个近代因经济发展而开发的“海防营”,如今在芝罘人的记忆里越走越远,但它留给这座城市的历史、为这座城市发展的担当却刻上了史册。

相关文章

  • 有“ 海防营”的日子

    89年暑假,我在当时的烟台师范学院函授,课余时间第一次走进了“海防营”市场。 我被人群裹挟着,从西头进去从东头出来...

  • 时事胡言

    1.咱有东海防空识别区,咱有南海防空识别区,最近成了美国的后花园,想来来,想走走,一而再,再而三,几乎成常态。 不...

  • 挖掘与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五、海防建设

  • 海防寨

    “海防寨”原来是明朝时驻军的地方,跟烟墩山上的烽火台是同时期的产物。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这个城市最黄金的商业地段。本地...

  • 濠河人家|老巷子

    寺街 很旧了,却堪称南通历史、革命遗址、名人故居、民宅艺术的“博物馆”。 西南营 老通州是江、海防要地。狼山镇守...

  • 青岛的“海防时代”

    明朝初期的青岛虽然没有了之前的交通优势。但它在军事方面的价值却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 朝廷着手设置了灵山卫、鳌山卫...

  • 美丽的海防重镇

    美丽的海防重镇 __山东威海之行 简书_绣岭_西安 威海,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城市。...

  • 《社会人阿甘》第二章

    《社会人阿甘》第二章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罡渐成了气侯。 由于海防营的菜鱼市场和跳蚤市场逐渐开始恢复,眼看着有...

  • 古董介绍/200余件古董入住雄崖博物馆%20关公刀全国仅两把

    63公斤重的关公大刀、做工精细的苞米皮草鞋、重25公斤的海防擂石……昨天,记者在新建的雄崖海防博物馆看到,已有20...

  • 芬兰游之芬兰堡

    坐船去芬兰堡,一个重要的海防要塞,位于赫尔辛基外海上的一串小岛上。建于250年前,是现存最大的海防军事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 海防营”的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nm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