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作用就是要以达到和谐为最高境界。先前君王治理国家,在这一点上做的最好。在礼节的运用上想大就大,想小就小,这样有时是行不通的。为达到和谐而和谐,不用礼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老彭有话】听到老师论“孝”,有子说,礼的最大作用就在于通过礼确定下来的秩序使万事万物达到和谐相处,先代的制度,这方面是最好的。话到这里应是完整的一句,“斯为美;”应为“斯为美。”下面的“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应为“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这才与下面的话相通。这样,这几句话就是这样的意思了,小和大都是自然决定好的,它们发展中的变化也要符合自然的要求。(违背礼制)随意改变,这是不行的。如此,下面的话虽仍是原意,但读起来就更通顺了。
有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是脱离开“礼”,随意而为不行。为“和”而“和”打破礼制也不行。一切都要遵守礼制的原则。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①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②也。”
【译文】有子说,为人诚信近乎达到“义”的要求,说到做到。为人恭敬近乎达到“礼”,就不会遭致污辱。因此建立起来的亲近关系,也是非常可靠的。
【老彭有话】有子的话还没有说完,他接着讨论人与人之间的“信”需要达到的标准,“恭”到什么程度才不失人格、不失自尊。因此他说,一个人的诚信达到“义”所要求的标准,就可以说是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一个人的恭敬达到了“礼”制的要求,那么他就永远是在用礼,而不是人前的下贱之举。人与人之间相互用这样的标准来相处,就会永远保持双方的亲近关系,甚至可以象一个宗族的人一样可靠。
【注释】①复,回复、答复。②宗,宗族、家族。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①而正焉,可谓好②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吃多饱;居所,不要求多好。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小心。遵守规则处世端正,可称作“好学”了。
【老彭有话】孔子又把“好学”之事提起来了,是啊,快下课了,有子在这里叨咕个没完,就赶紧抢过了话头。但对“好学”的解释,还是为了定“君子”之义。在孔子的眼里,君子对吃饭、穿衣、住房等生活小事都不是非常在乎。所以他才说君子“无求饱”、“无求安”。但必须要做到两条,一是处事敏捷,说话谨慎。二是遵守正确的规则。这样,就算找到了处世的正确道路。这,也可算是“好学”了。
因为这半节,师生讨论的主题一直是如何为“学”,才能使“君子”达到“仁”。内省也好、守礼也罢,但最终儒家还是行动的哲学。因此,孔子在这里予以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要“敏于事而慎于言”,以后类似的情况都会有,到时我们再作细谈。
【注释】①道,规则、准则。②好,hao。����Ō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