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分享一首记忆里的歌,歌声优美,歌词更胜,随着悠扬欢快的歌声,细数人生走过的风风雨雨,心底里的那个声音犹如脱缰的野马,欢腾跳跃,一发不可收拾,对现实有多不满,就对童年就有多殷羡,那首《不想长大》不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心灵写照,一首生命寄托:保持纯真,保持永远热泪盈眶!

为什么就是找不到不谢的玫瑰花
为什么遇见的王子都不够王子啊
我并不期盼他会有玻璃鞋和白马
我惊讶的是情话竟然会变成谎话
为什么幸福的青鸟要飞的那么高
为什么苹果和拥抱都可能是毒药
我从没想过有了他还孤单的可怕
我突然想起从前陪我那个洋娃娃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长大后我就会失去他
我深爱的他 深爱我的他
……

不想长大,长大后就没有了童话。
最可贵最轻松的莫过于年少无知,对世界的渴望,对未知的探索,激发出少年无限的想象力,能不断提出“为什么”的孩子,总是比遇事唯唯诺诺,毫无思想张力的孩子更具灵性,不是因为孩子智力或者个性的差异导致创造力的差异,而是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否能够不断鼓励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社会其次,其实这种认知上的差异是根本性的,每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丫丫学语,再到长大成人,都是由一张白纸,由孩子尽情书写,孩童时期个性活泼,思想天马行空,那它所绘的人生蓝图就有会多彩绚丽。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是这样的:孩子提出为什么,得到的只有敷衍甚至不耐烦,或者给孩子的答案都是唯一性,或者反驳诋毁孩子的创造性想法,那么就是剥夺了孩子成为智者的门票,他会慢慢的丧失思考的能力。
在孩子对他所接触的一切都还是空白的时候,我们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书写,去描绘,用心去体察和感受他所接触到的一切,自己去判断是非对错,大人只需要稍加引导,那么孩子的天性纯真就能够达到释放,孩子的童年就会多增添一些乐趣,未来的人生也就多增添写可能。

长大了不是没有了童话,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接触新生事物,不断的增加对社会的认知,让孩子从小自己描绘的蓝图不断的通过自己的感受去修正,去感受对错,去理解更加真实的世界,才能真正体悟原本深藏在生命里的热泪盈眶,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属于自己的完整人生,才能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这些东西都是靠无知的大人去灌输原本属于他们自己对社会的认知,那这个孩子就毫无纯真可言,因为它所触摸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心灵不再是自己的窗口,大人才是,那这个孩子一生,注定是需要经历更多的坎坷,或者说注定是一个可悲的故事。
孩子,不要害怕没有了童话,童话并未失去,失去的也可能是你自己的纯真,你不再相信大人,不再相信别人给你编织的梦,这也许是残酷的,但却是你人生中不得不经历的一道坎,如果你能够击碎原本不属于你的通话故事,或许你可以获得新生。人生的路只有自己去走,才能显得更铿锵,更有力,不要害怕泥泞和沼泽,无惧风雨,痛了就哭,开心就笑,永远对未来充满憧憬,永远保持热泪盈眶。
不想长大,长大后,所有的童话都变成欺骗和毒药。
但你必须要长大,长大后你才能构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长大才能认识到世界的变化,才能在变化中找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去保护你想要保护的人,童话依旧是童话,只是这个童话不再能够守护你,而是需要你去守护你应该守护的人。
长大以后,童话自在心中,是欺骗,还是美好的回忆,亦或是毒药,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世间充满诸多不确定性,长大永远是所有不确定性中的那个确定性,只要你永远保持纯真,永远保持对生命热泪盈眶,你就会无惧风雨,无憾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