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天的时间,我们学校六位老师,参加了我县教师发展中心承办的“国培计划(2019)”--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教师送教下乡培训项目。
1
县教师发展中心的曹国伟副校长主持了开班仪式,随后,县教师发展中心的任宝桥校长发表了讲话,任校长简单介绍了县教师发展中心的情况,重点强调了我们学员要珍惜这次学习的 机会,结合各位专家的讲座,好好反思自己的平时的教育教学,争取学有所用。接着,市教师发展中心的杨主任用一首当天书写的小诗,大赞了我县进年来的巨大变化。学员代表董艳花代表全体代表发言后,曹国伟副校长做了总结并向学员提出了此次集中培训的要求。
开幕式结束后,杨振兴主任做了关于核心素养的报告。现在小学执行的依然是2011年的课程标准,但高考是一个教育的指挥棒,杨主任从高中新颁布的2017年新课标说起,并引用2019年的高考作文题,为大家解读核心素养提供了范例。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核心素养的评价包括了学科知识技能和真实典型情境。而关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了文化传承,思维发展,审美提升和语言建构四个方面。这就要求语文知识的学习不能局限于教课本,而是用课本来教,语文教师本身,就要建立一个大语文观念,在设计教学时,要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群,让学生在语境下进行语言实践。可以设计学科学习情境,生活模拟情境,项目实践情境等。
对某些具体精讲课文的分析,要从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两个模式的双线结构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审美,杨主任举了“伯牙鼓琴”这篇课文,反思自己的教学,好像侧重在知识点的传授,相对的,审美方面,就显得不足。
最后,杨主任总结了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根本的观念上,我们没有很好的培养中国的读书人。具体表现在培养的人精神空虚,形成了盲目的崇拜;只会做题,不会读书;活的太自我,人们不善交际;最后是写不好中国字。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杨主任提出了语文学习的几点建议:读,是语文的根本,为让学生做一个有面有派的读书人,就必须加大课外阅读的数量。其中的朗读尤为关键,可以让学生一步步的由朗读到复数,到讲述,到议论,到演讲,到辩论。这样逐步升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也有许多老师,尤其是在做公开课的时候,运用一个又一个方法,把学生带入不同方法情境当中,可是,当老师在课后检查及反思自己的教学时,发现好多学生关于课堂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理想,甚至有的学生光记得课上的激动,忘记了自己要干什么。所以,怎样很好的利用适当的情境,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才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真正琢磨并好好的实践研究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