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83519/80459a053480679d.jpg)
如果非要说,这几天过的怎么样?
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很糟糕。因为我快要放弃写作这件事了,它使我感到不安。就写作本身而言,还是让我感到开心的。问题在于,我无法专心看书和写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关心时间。时间流逝犹如生命一点点逝去,它使我感到心慌。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青春,就要老去。
这一点,我时常借助写作来获取精神上的满足。
说起时间流逝,我想到王小波,想到《似水流年》 。想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潭溪水中,仰面躺着,不时有枯枝落叶,有鱼,有蝌蚪,有一切可爱的物种飘过,唯独没有我,后来一想我躺在潭底,对于它们也是匆匆过客。这样想,便觉得有趣。
几日前看电影《斗牛》,想到生命,想到生命的轻重,为了一个承诺,用一辈子来守护。一想到这,对于当下种种忧虑,有了新的看法和感悟。
我的忧虑大概是这几年才有的,不满足现状,又无力改变自己。一方面觉得时间流逝感到不安,一方面又毫无作为。除工作外大部分时间,用在刷视频,看笑话。这种短暂的愉悦不仅没有使我心安,相反加剧空虚感。
时间就是这样被“杀死的” ,我也如此。
过了几年,越发沉默寡言,像个受伤的羔羊,逃避眼前的一切。曾经幻想着一个人出去旅行,东跑跑西逛逛,借助陌生的新鲜感缓解内心的压抑。现实却使我举步维艰,总有理由说服我。
其实很多人,不理解我这种心态。就像他们不明白为什么 有些人会得抑郁症,这倒不是说我有病。只是他们会好奇,我想说:一个人,过分的自私,过分的关注自我,过分的在乎自身感受,就会得抑郁症。
我还没有得病的原因,大概是写作这件事吧。写作使我心安,在没有写作的日子,我犹如行尸走肉,浑然不觉自己是谁。就像我讨厌闹钟,可是为了避免上学迟到,不得不定闹钟,每次被它吵醒,我都要发一顿火:他妈的,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干嘛让我醒来。
总有一天我会把写作当做自己一生事业,不管现在如何,就像跑偏的火车,总有一天会回到正轨上来。有这种感觉,大概是在上高中时候。
那时候,我还十分年轻,却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那种程度的记叙,练就我对文字的敏感性。当然大多数,还是如流水账,或者是不成熟的思考,对一件事只是剥皮未能抽丝。
年轻时候,写日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孤独。我不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相反在别人看来有些沉闷,实在是无趣。关于这一点,我试图改变自己,过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仿佛穿错了鞋,说不出来的难受,索性就随着性子来。
那时候,我还算的上勤奋,几乎每天写一篇短文。现在却懒惰找借口,不肯努力,几天也写不出一篇,写出来也大多数是不敢拿给别人看的。
我喜欢的台湾女作家三毛,在她旅行笔记中写道:别人睡觉,我一直在看书。还有关于她年轻时候,逃学躲在墓地里看闲书。这些事迹让我感触颇深,也深深自责,空有理想,却没有付出努力,怎敢去谈。
时间在流逝,我越来越忐忑不安。
我没有谈如何去写作,也没有资格去谈。那些技术上的东西,我谈不来。只想谈感受,当然谈感受有种钻空子的嫌疑,感受谁都可以谈,你谈你的我谈我的,谁都不能说错。有句俗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
虽然感受各不相同,大体来说,方向是对的。一本书的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大体上是积极的,比如劝人行善,比如努力奋斗。书中的细节描写,也是为了主题烘托出效果,大体上不会偏离主题。
假如你从我的感受中获知一二有用的东西,那便是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