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将书籍比喻为朋友,而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就如同老朋友一般。
今天北京师范大学的郭冰博士就和我们一同与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这一老朋友相约、相聚。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22460/6cff0fcc74e81f07.jpg)
一、阅读方法。
拿到一本书后,我习惯于系统阅读:看书名,读序言、目录、作者介绍等,然后再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我觉得这有利于我更好的理解里面的内容,与作者对话。
这里郭冰博士也是先为大家介绍了作者怀特海。他是一名有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理论物理学家、科学史家、社会学家七张面孔的思想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22460/60cbf99a6bc01a18.jpg)
而《教育的目的》是他在英国求学时看到英国教育状况而创作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22460/50f7e1822fc62664.jpg)
我们今天主要阅读前言与第一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22460/7277bb69e0989008.jpg)
二、导读内容
1、怀特海想通过这本书解决什么问题呢?
2、其教育目的观是个人本味吗?他认为的教育目的究竟是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22460/65f93ce891a7ea6c.jpg)
对此,郭冰博士给我们分享了她阅读的内容。
教育的主题应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其核心问题是让知识生动活泼。
教育绝不是要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主发展之路。
同时,教育要避免思维上的僵化,就要特别注意两条: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教授太多的话,蜻蜓点水、只授皮毛、被动接受,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如果教,就一定要教的透彻。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22460/d8ee20bfc79473ec.jpg)
而怀特海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建议如何在保留业余爱好者优点的同时造就专业性人才。
当前我们的教育误区是在应该富有弹性的地方僵化刻板 在应该严谨的地方却放任自流。所有学校都要承受这样的痛楚,为了学校的生存而不得不训练学生应付一些考试。
三、导读后的学习
我非常认同书里里提到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引导,是积极发兴趣,培养态度,养成习惯,习得方法”这不仅以前人们如何做教育,也是今天甚至是之后的人们做教育的准则。当然我们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去完善、创新教学。
在郭冰博士讲解之后,我再次在网上阅读了前言与第一章。发现读起来思路更清晰了,理解更透彻了。
但是我还是喜欢度纸质的书籍。可以标注,可以任意翻阅。回头一定买一本属于自己的《教育的目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22460/806db5df95ef9ad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