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
人生得上几西京(上)——人文读书会陕西站记事

人生得上几西京(上)——人文读书会陕西站记事

作者: 不熟的果实最好 | 来源:发表于2021-01-08 23:04 被阅读0次

    去年深秋,参加上财公管人文读书会前往西安和汉中。古都西安和陕南汉中都是历史文化的名城,风貌却迥然不同。一群爱读书的财大人赶来相聚,而且穿梭两城、寻访故迹,还特意选在古城汉中交换读书的心得,分明有种寻根的意味。

    人文读书会我已参加了两次。每回仔细准备,交流之际收获更多,是校友跨领域的经验、思考和有趣涉猎,给我带来头脑的冲击。它可以用共同的语言获得同一频谱的精华信息,也有缘结识充满善意的可靠校友。

    汉中雄踞秦岭关口,空气湿润、柔和,气候近似“天府之国”的四川,南国物产丰饶。糅合三秦与蜀地的物华天宝,这也许是她“汉人老家”美名的物质源泉。

    这里早在西周时就史有其名,多半因为鱼米之乡和地理位置的缘故,历来都是兵家要地。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三国时期更是频频亮相,尤其三国的蜀汉旧事让这里家喻户晓。

    汉中算是后花园的话,那秦岭以北的古都显然是壮丽的厅堂。汉唐陈迹还隐约能看见轮廓,只不过不像五代时人所说的“振辔镐都(镐京是西周都城,借指长安),有唐之遗风。明皇之故迹,尽举目而可观也”(《开元天宝遗事》序)。

    这座还保有最长巍峨城墙的古都,最多千年古寺和古建的巨型博物馆,徜徉其间别有风致。如果熟悉《两京杂记》或《唐两京城坊考》这样的旧书,那么她街坊里巷、神祠庙宇的遗迹都值得尽情逡巡与摩挲。

    古长安以她的壮阔外观和精彩绝伦的人文养分滋补了国人的精神家园,长安的规制也东渡扶桑,成为奈良时代平城京(奈良)的建设蓝本,其后平安朝的平安京(京都)西部规划也参考了西京城坊。

    只可惜京都的西部建设阙如,城市另一边借鉴东都洛阳的部分倒是建成了,因此京都古称“洛阳”,贵族前往平安京觐见天皇还要称“上洛”。

    如今西安的经济文化已经卓荦于西部,是座典型的现代都市。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胜古迹之外,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碑林都是不容错过的地方,方寸点滴都耐人品读,文化氛围堪称厚重。

    西安的周边甚至闹市里还有几座名寺,并不显山露水,但其中也有近两千年历史的名刹——密宗祖庭大兴善寺。

    就像前年跟随人文读书会前往台湾时一样,当时先用一整天看尽台北故宫展示的宝藏后,才和刚到达的大部队汇合。宝岛之旅好比期待已久的“年夜饭”,事先有了佳肴垫底,不觉怡然。

    我多年前曾经趁假期游西安,有名的景点都去过。这回提前抵达,邀约大学舍友新伟同游,他尽地主之谊带我寻访古寺。虽然时间不富足,游览仍开眼界,所获颇多。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大兴善寺。它始建于西晋(265-317)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初名遵善寺。寺中有文字介绍,这里在隋文帝时更名,因为和玄都观同列新城的第五条岗,涉“九五位尊”,所以“不欲常人居之,故设寺、观以镇。”

    大兴善寺在玄宗开元年间成为重要的译经场所和密宗发源地。九十年后空海入唐求法,在密宗青龙寺拜师,归国后创立真言宗,所以密宗源头大兴善寺也成为了真言宗的祖庭。

    这座门上的匾额书法都来自赵朴初,端庄而灵动,气度非凡。他的典雅气质和晋宋韵味最为浓郁,因为有深厚的学识、气宇做支撑。赵朴初精品书作放在北宋也绝对归于一流,所以他堪称上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大家。

    当然赵朴老写大兴善寺“密藏宗风”的匾额,系因当时他是中国佛教领袖。由此可见大兴善寺的规制之高。

    寺中殿宇巍峨,广场开阔。大殿上有“五方五佛”的牌匾,是密宗寺院所特有;上方“大雄宝殿”自然也是赵字,用晋宋的经典标准看,秀润儁拔,体势飞动,哪里去找比这更好的牌匾。

    寺内有文殊、观音、普贤、地藏菩萨各自楼殿和造像,还有毗卢遮那佛殿和金刚殿,十分规整。

    过一道小门时,我们看见树上缀满小桔子,有的掉在地上。已近凉天,橙色果实饱含视觉冲击力,暖阳之下陡然想起“酒熟三冬不出户,寒禽啄尽枇杷花”的诗句。那种洒脱的意兴,可能最适合这座创造出盛唐诗库的古城。

    大兴善寺是深藏在城市中的古刹,和乐游原上的青龙寺一样,经历过公元846年前后唐武宗灭佛的灾难。目前的大兴善寺从明代初年开始陆续修建,而青龙寺则是近年在遗址上复建,弥漫着些许现代气息。

    在青龙寺参观时,看到复原的古寺模型,殿宇绵延,不愧是中唐时的名刹规模。

    当时密宗大师慧果和尚驻寺,空海等几位入唐名僧也在此求法,青龙寺因而名扬海外。现在寺里的展品不是很多,有出土的原寺楼顶的鸱吻,也有表示空海故乡日本香川县讃岐拉面文化的独特样品。

    以下是广为传播的嵯峨天皇赠空海的诗,有意思的是最后一句“云”字既出律,又重复,判断应该是个仄声字。

    第三句一三五不论,第四句的“望”平仄两读,但这里的“云”字不能为平。

    空海大师是一代文豪,学问高深。笔者学习他的《文镜秘府论》看到引典信手掂来,有不少需要一边查资料才看得懂。异国文士的功夫这样深厚扎实,令人钦佩不已。

    尤其他对诗病最为在意,书中总结诗文和对仗的语病褒然成编,空海对诗歌书法引入日本也是居功至伟。据说公元806年回国后,他还把原来做的古体汉诗都改成了格律诗。

    而嵯峨天皇名入“平安三笔”,书法颇有晋人意韵;他也是顶尖的知识分子,作汉诗当然不会逊色。面对海公(空海)的香茶,他的送别诗大概会遵循格律。只是一时找不到可靠的原诗作对比,这也只能存而不论。

    从古寺出来已近黄昏,新伟送我直奔大部队的汇合点。西安一日走马观花,全赖他安排与带路。我们说起大学里的趣事和大家近况,不觉有隔世之感。日本江户诗人沧浪说“渐觉风光入佳境,欲赊斗酒买青春”,人生回首,谁不怀念那些新奇、有活力的日子。

    这一年疫情肆虐、出乎意料,打乱了很多计划,希望来年尽快补上。

    参加这次读书会的各位基本都已到了西安,重逢使人倍感亲切。自从疫情前上海别后,算来整整一年。这一年我们在那个“人文读书群”里共同面对和经历这拨疫情,回望五味杂陈。

    年初各自“闭关”期间,我们关注悲喜的消息,领会苦涩的幽默,讨论过很多“神医”神事,也期待过“人民希望”。苦中作乐也好,暂时幽暗的日子总归需要一些亮色。

    我曾在龙抬头那天在群里发过首诗,现在翻出来看还能感受当时心境(《覃》韵):

    闭关良久道奇谭,

    浑绾额前堪一簪。

    他日有缘证般若,

    今春无语对伽蓝。

    三生常作须臾过,

    万死难辞岁月贪。

    不是头颅种烦恼,

    青丝何故向须颔。

    同胞罹难,每回心生恻隐。这年硬生生挺过来,需要感谢很多敢言、敢于行动的勇士。我写过这样的联句“盘点一年多敢士,区分两界省冥钱”,生命健康要感恩他们的提醒和付出,这毫不夸张。

    劫后故人聚首,又纷纷关注了新话题。时事推陈出新,消息目不暇给。

    我们与陕西校友会诸位相聚一堂,读书心得的交流放在翌日的汉中。西安是十数朝古都,人文故迹一个月都走不完,来日方长,且好好享受温暖的聚会。

    同在北京的立斌兄就是陕西当地的人,汉中的读书活动也是他前后筹划。他可能深知我对写字的执着癖好,特意安排我在校友面前再写一回。行前还专门叮嘱我带上趁手的毛笔,那当然恭敬不如从命。

    师兄、师妹帮助布置好文房,我取出放在笔匣里的一款“赵朴初用笔”。因为它笔锋清健得当,平时用的最多,相当于战士提得好枪。这样再写不好只能怪自己了。

    我想起五代时陕西华阴人杨凝式的洛阳题壁,赢得北宋李建中隔空致敬。一段风华绝代的佳话,千古流传。我于是把李建中这首绝句写下来,请诸位指正:

    枯杉倒桧霜天老,松烟麝煤阴雨寒。

    我亦生来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在校友聚会上悬肘_腾讯视频

    写时立斌和另一位师兄在旁调侃,那也是他的发小。人生旧谊会有种独特的舒适感,我深知其妙处,边写边艰难忍俊。

    (未完待续)

    天真烂漫是吾师——苏轼书展掠影

    敦煌记忆

    秋令两章

    米元章的面目

    料理纤毫

    花眼妙用

    辨伪漫说(全)

    日本游历诗

    袖拂几——悬肘第五证

    董其昌名号补遗

    盛唐那次饯行——一首四联回文七律

    莫言夏衍余秋雨

    《饮冰室诗话》的佳句

    书法的几重身影

    “衰”应该念cui吗——回乡诗考补遗

    明治汉诗

    台湾行散记

    苏东坡的归隐

    被误读的米元章

    北宋的几个瞬间

    翰墨风流——三个维度看书法

    敬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不熟的果实最好(ID:bushideguoshi)

    微信以外平台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得上几西京(上)——人文读书会陕西站记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rq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