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笔记中华文学好文收录专题
读书|《西京故事》之正道沧桑

读书|《西京故事》之正道沧桑

作者: 都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22-11-11 22:01 被阅读0次

    《西京故事》是陈彦的“西京三部曲”中重要一部,也是人文理想表达的重要作品。 讲述了一位乡村干部、前民办教师罗天福率领一家四口来到西京城,打饼度日,为考入了西京城名牌大学的一双儿女提供支持,全家人在城市生活中所遇到各种始料未及的情况,一次次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人间的爱,并最终融入城市生活,重新确立生活坐标,其生活面貌及思想境界得到提升的过程。

一、上大学为了什么?

      山村前民办教师罗天福培养了两个重点大学的学生,称为家乡的骄傲。进入西京城后,除了学习成绩的优势外,其他各方面都面对了新的生活与挑战。而且在文末,大女儿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启动了千层饼的创业模式;小儿子在面临了学生会竞选出昏招遭打击后,也对大学毕业后的前途产生了怀疑。虽然小说的结尾没有给出答案,通过罗天福的视角也说出了作者对上大学的看法,读书,明事理、走正道。面对卖紫薇树可以改变生活的诱惑,为了母亲,也为了心中的信念,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上大学读书对不同人有不同的意义,“做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都是高高的旗帜,每个读书人都样经历这样一个有旗帜的阶段。更多的时候,改变生活、成为更好的人、拥有更好的选择是更多的普通人的选择。其实,除了考试外,读书还能帮我们打开通往不同的世界的大门,历史、文化、科幻什么都有。

二、原生家庭给了我们生活的起点

        小说中儿子同学的家庭有公务员、经商和教书的,都对这些同学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原生家庭给了我们生活的起点,帮助我们形成了三观和行为方式,也为成长之路提供资源与助力。 子女的成长既有对父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传承,也有对原有生活逻辑的挑战与质疑。对于进入西京后的变化,对待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态度上看,女儿和儿子的差别很大。女儿更多的从父母的角度出发,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没有去和周围的同学比吃穿,而是用自己的双手,通过家教、拾垃圾等方式完成了基本的自给自足,减轻了父母的负担。同样在学校,开始的时候儿子没有体谅父母的不易与艰辛,儿子在面对同宿舍的人生活上的差距的时候,更多的是情绪化的处理,更自我中心。也为后面的出走埋下了伏笔。出走煤矿后回来,在东方雨老人开导下,也能重新认识自己,坦然面对生活,积极参加打千层饼饼的工作,其实在心里还是有不服气的地方。

三、面对现实才能成长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个奇迹,而父母就是创造这个奇迹的人。面对现实是人生的第一课,找到自己,找到努力的方向是最重要的事情。大部分普通人开局都是normal模式,虽然不容易,但和那些先天有问题的人和艰苦环境下出来的人比较,还是值得庆幸的。 虽然生活有很多艰辛,特别是从一个环境换到更好的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找到升级的路。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世界的标准和规则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个体更多的需要适应环境,并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方向和适当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读书|《西京故事》之正道沧桑

    《西京故事》是陈彦的“西京三部曲”中重要一部,也是人文理想表达的重要作品。 讲述了一位乡村干部、前民办教师罗天...

  • 千万别欺负所谓的老实人

    自古有句老话:“人间正道是沧桑。”说起人生这个词,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岂止正道是沧桑,不正道也是...

  • 正道沧桑

    如果可以,谁愿修习邪门外道,邪道伤身,更损心性,若遭反噬,便是死路一条。 “魏婴,修习邪道终会付出代价。古往今来无...

  • 正道沧桑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又河西,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正道沧桑所以要不断地追随时代潮流

  • 沧桑——正道

    迷迷糊糊中,闪着人间正道是沧桑,干脆就醒来,醒来后,反复这一句话,毫无由来,正道沧不沧桑与我何干。一般情况下,什么...

  • 正道沧桑

    春雷滚滚惊环宇,英雄煮酒亦失箸。 乌云密布狂风起,未见天地正义路。

  • 书毛主席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人间正道是沧桑

  • 2017-07-14

    人间正道是沧桑

  • 2017-06-23

    人间正道是沧桑

  • 2020-07-22

    人间正道是沧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西京故事》之正道沧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xc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