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师激情澎湃学生却无动于衷?原因主要是师生在学习准备上的不对称不协调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两眼墨黑。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提前没有独立思考,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教师想让学生在课上回答的精彩,就只能放小步子,贱兮兮地频繁提问一些简单问题,还美名其曰启发,教师满头大汗累成狗,学生也跟得好辛苦。
二是教师一眼墨黑。自己虽认为有了充分的准备,但仅限于知识,对学生学情全然不知。所以教师一只眼是亮的,另一只眼是墨黑的。
如果不考虑教学艺术,只谈知识会不会的话,教师只是比学生提前学习了一晚上而已。
试想一眼墨黑的教师面对对两眼墨黑的学生,能上出什么好课呢?只能是教师激情澎湃学生却无动于衷。
如何破?依我看,只能是使用课前挑战单,或许可以使师生的双眼都睁开都亮堂起来。
现在我已经知道学情分析的重要性了,可是,可是我仍然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长久以来,对学情分析也只是停留在臆想层面,我当然是在凭自己的经验进行臆想,可我眼中仍然是抽象的学生,而不是具体的学生,课前我需要知道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想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习必须提前发生(预科的道理正在于此)。
可是我能做到所有人全批全改吗?即使我做到了,是否也冲谈了对潜能生的关注呢?
对潜能生的课前挑战单精批,意味着我要把潜能生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本来我应该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可是对于一个极差的班级来说(或者说由于小学时基础教育重视平均分的缘故),我只能把这25人(其中最高分62.5分)作为教学重点,我必须怀着爱心,蹲下身子,低到尘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