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跟迷茫“握手言和”

作者: 思想主义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19:58 被阅读0次

    “你成长中所有遇到的问题,都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解决了,你就成为了你这类人当中的幸存者。不解决,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能成为谁。”——刘同《谁的青春不迷茫》

    01 “迷茫”是不是成为了你的习惯?

    迷茫在我的印象中,仿佛是一个平淡到早已让人遗忘的话题,但谁又能说究竟是我们遗忘了迷茫还是早已在漫长琐粹的生活中习惯了迷茫?

    不知道为什么,后来,迷茫不知不觉变成了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每个人渐渐习惯了它,最终,你和我也都对它习以为常。

    02 什么是迷茫?

    有人说,迷茫是青春特有的标签,是青春应有的模样。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对未来仍然怀有期待,才会无时无刻不感到迷茫。

    在我看来,迷茫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对未来的敬畏,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同样,也充满着对现状的不安,和对将来的期待和憧憬

    如果非得说“迷茫”是一种病的话,那这种病一定是在大学生中最为流行。青春的躁动、不安和彷徨似乎在大学时代达到高潮,进入大学的少年,没有了高考那唯一却又坚定的目标,似乎一下子解脱了什么,但在短暂的欢愉过后,迎接你的却又是漫长的茫然若失。

    当然,我并不是说迷茫这种状态只有大一的时候会折磨你,而是整个大学时期,甚至是无论何时何地,在不经意间,迷茫就会突然间出现,并弥漫在你整个脑海。

    你会不会问“为什么呢?

    03 你有自己的目标吗?

    迷茫的根源在于目标的缺失,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迷茫的状态,那他一定是没有明确目标或是方向的人。相反,如果一个有着自己坚定目标并每天按照列好的计划朝它前进的话,迷茫又怎么会找得到他呢?

    “他们似乎还没有在头脑里牢固树立起怎样才能算成功完成这些模糊目标的标准。这不正是导致他们难以遏制心烦意乱的焦虑状态的源泉吗?”

    这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的一句话,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日常焦虑的状态,我想这也是“日常迷茫”的根源所在,大多数时候,我们感到迷茫和无措,只是因为我们缺少一个明确清晰的目标去指引我们该去做什么

    如果你仅仅是有一个大致的目标还是不行,因为有目标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把目标从模糊到清晰,从宽泛到具体的过程,才最考验人的意志和耐性。也只有在不断认识自己,了解现实的过程中,不断看清自己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模样的时候,你才能把这个看上去既远又大的理想,分割成一个个具体化的小目标,并把它们安放在你生命路途中各自合适的位置,才能一步一步去实现它。

    04 迷茫是成长中必经的驿站

    在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在成长道路上,我们听过的道理恐怕连自己都数不过来,那为什么还会迷茫?还会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因为听和做永远都是两回事,听来的道理终究只浮在表面。

    就像,你面前的那条路,即使走过的人告诉你那条路有多么不好走,你依然还是会往前走,直到自己经历完路程的艰辛,才算相信了。

    就像张爱玲在《不得不走的弯路》中描述的那样: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成长的漫长,让很多时候的我们,即使有目标,有方向,也会因为漫长岁月给我们设置的那些障碍而陷入迷茫中怀疑自己。

    岁月漫长,不要让自己和你的梦想和目标在时光的侵蚀和消磨中渐行渐远。

    05 跟迷茫“握手言和”

    每到最后该为如何去做提出建议时,总是觉得有些早就司空见惯的道理像是小孩子才会需要说教。但既然说了要“握手言和”,那究竟该怎么摆脱大多数人都有的迷茫和无措呢?

    是的,这个世界上,道理总是最简单的那几句话:目标和行动。靠明确的目标做指引,靠坚定的行动做保障,并记得要时刻提醒一下自己的目标,因为很有可能,你的脚步太匆忙,而遗忘了它

    最后,愿你拥有自己的梦想,也有支撑它的毅力。

    愿你一直拥有少年模样,何况未来还太长,我们一起走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跟迷茫“握手言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tw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