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边走边旺
看了淼淇小同学写二叔的良心,说二叔的烧腊店开业一个多月,手艺好是绝对的,吃过的人都反馈好。但生意还是马马虎虎,虽不至于亏本,但也绝对赚不了大钱,原因是选材好,坚持真材实料,自然成本比别家高,所以利润低。
对于在农村长大的我们来说,东西好不好,还真的需要时间来证明。记忆中小时候养一头猪,需要十个月左右出栏,三百多斤,那真的是膘肥皮厚,煮汤时那个油珠珠,颗粒大亮锃锃的,恨不得一口气喝个几碗。
那个腊肉装在碗里,肥肉就有三四指宽,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猪油香,只见那个油顺着嘴角往下滴,老远别人就知道又打了牙祭。那个瘦肉是越嚼越香,腊猪脚吃完,找来篾刀把猪骨敲破,里面的骨油又可以回味半天,恨不得把软骨咬碎吞下,意犹未尽,真香。
现在大家追求高效率高产出,专业养猪快的三四个月就出栏,皮薄肉嫩,就是吃完以后,感觉腹内空空,没有油水,再也找不到儿时那种打牙祭般感觉。
今天去市场买鸡,从13元到22元的价格,摆在案板上随你挑。看到两只脚上栓了红绳,老板介绍,这是土鸡,母鸡19元,公鸡22元,就是那边地上那种。
地上还有一只活的大公鸡,案板上的公鸡是三黄大公鸡,母鸡是黑脚土鸡,就是小时候家里母亲喂养的那种,还是更倾心于母鸡。
老板见多识广,提起母鸡,指着尾部黄色的鸡油说:“这只也还可以,好肥。”
好的,称下看看。一只小母鸡四斤多点,支付88元,请老板把表皮用火烧烧,回家自己宰,案板下的鸡头鸭尾也请老板送给我。
老板说:“喂狗狗吧,以后来,只要有,倒就是。”
回家清洗,发现肚子里还有好多黄色的小蛋蛋。蘑菇鸡汤炖好,鸡皮口感脆,鸡肉紧实,如果凉拌,味道可能更好。
饭后,开始清理老板那要来的鸡屁股鸭屁股,割去尾尖皮下的两个小凸起,和鸡头肝杂等一起洗净,放到锅里清水烧开,小火慢煮,一觉醒来,满屋的肉香味。
冷却后,拿起一个乌鸡头,手撕给点点吃,用手就可以把头盖骨掰开,掏取里面的脑花。等撕下一个鸡头时发现,没有那么容易了撕皮得费点劲了,最后取脑花时,手左右使不上劲,最终还是交给牙齿,才得以取得。
从两个鸡头可以看出,乌鸡头骨手一掰就可以,而土鸡头骨用牙齿还有费劲,说明它们的喂养时间和喂养方式是完全不同。乌鸡用饲料喂养快速出栏,所以连骨头都很脆弱。而土鸡用粮食喂养,自然缓慢生长,所以不止肉紧实,连骨头也更硬实。
从另外一个方面可以看出,由于时间成本、喂养成本,售卖的价格,也决定它们的身价。
真正到了最后环节,那就是口感。绿色粮食喂养,自然缓慢生长,喂养成本增加,自然售卖价格更高。吃在嘴里,味觉就是最好的裁判,就是那种吃了还想吃一口的感觉。
所以,提倡高效率高产出没错,但时间做了最好见证,价格也决定了事物身价,诚实守信做人,踏实认真做事,自有鉴定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