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民俗文化读书
无标钱币上的城隍信仰题文章

无标钱币上的城隍信仰题文章

作者: 鼎瀚古玩交易 | 来源:发表于2016-06-12 11:05 被阅读0次

    城隍信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对古代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伦理、道德、民俗等各个领域,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历代尊奉和祭祀城隍,形成了独特的城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在古代民俗钱币上也得到了体现。本文介绍三枚与城隍信仰有关的古代民俗钱币。

    1、城隍协侍挂花钱:此钱钱体圆形,直径32.3毫米,厚2.5毫米,青铜质地,其铸造年代可能为辽代或金元时期。中为双面镂空图案,上有挂钮,可用于悬挂佩戴,属于挂牌式大花钱,也可称为“配饰钱”。其币面中央为端坐着的城隍爷形象,身着戎装,右手持一柄长剑,威风凛凛。城隍爷两旁协侍着牛头马面,怒目圆睁,仿佛在呐喊助威,庄严肃穆。

    城隍是城市的保护神,因此古代凡有城池的地方都建有城隍庙。各地城隍庙里的塑像与配神各不相同,但一般都有如下塑像:正殿之中祀奉城隍大神,两旁分列八大将、文武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钟鼓神以及十殿阎王、二十四司等地狱塑像,有的还有财神、送子娘娘等配神塑像。

    几乎所有城隍庙的主殿都有一块写着“尔来了”或是“你来了”的牌匾,意思是说,不管你在人世间活了多久,终究逃不过城隍爷这一关。人一走入城隍庙主殿,抬头就看到“尔来了”三个大字,心里自然产生一股震撼感,仿佛听到了城隍爷用严厉的口吻在训诫着。古人佩戴城隍协侍挂花钱,自然是希望城隍神随身护佑,同时也时时警示自己应心存善念,在世上做事光明正大,否则就逃脱不了城隍爷的惩罚。

    2、城隍护身挂花钱:此钱圆形,上有挂钮,可用于悬挂佩戴,也属于挂牌式花钱。其币面中央圆圈内有一“印”字,圆圈上缘书“城隍护身”四字,下缘镌“驱邪保安”四字,两侧各有一五角星图案。背面平素,无纹饰。该钱为黄铜铸造,其铸造年代可能为清末民初时期。

    民间奉祀城隍,最初以之为城池、地方的保护神,后来随着道教介入和人们对城隍司职期望的增长,城隍司职之权向阴阳两界扩展,人们又奉城隍为主管阴司冥籍之神。据《茶香室丛钞》记载,至迟到唐代,城隍神已主冥籍。如此一来,城隍就成为统管阴阳两界、有着广大法力、掌管人间生死祸福的地方最高神祇。道教把城隍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在道教地神排列中,城隍为第一神祇。于是,在那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年代,普通百姓争相佩挂“城隍护身”花钱,以祈求城隍爷保佑,驱除邪祟,永享安康。人们通过对城隍神的崇拜,获得自我保护,寄托美好希望。

    3、城隍关锁配饰钱:此钱呈锁片状,可用于悬挂佩戴,也属于配饰钱一类。古人佩带于身上作装饰或辟邪的钱形铸品,被称为“配饰钱”。配饰钱起源于汉代,原为钱形带扣,后来在其上增添各种图案或吉语,诸如“日入千金”、“长相勿忘”等。清末民初民间大量铸造的、带有吉祥图案或文字的锁片往往也被归入配饰钱之列。此钱正面上方“城隍”两字分列右、左两侧,其下有“金玉满堂”四字;背面上方两侧分列“关锁”二字,其下为“长命富贵”四字。该钱为黄铜铸造,其铸造年代应为晚清民国时期。

    “金玉满堂”语出自《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如唐白居易《读道德经》诗:“金玉满堂非己物,子孙委蜕是他人。”也形容学识丰富,富有才干。如《世说新语·赏誉上》:“刘真长可谓金玉满堂”。“长命富贵”,既长寿又富裕显贵。语出《旧唐书·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常常用于对小孩的祝福。带有“金玉满堂”、“长命富贵”吉祥祝福语词的锁片上镌有“城隍关锁”四字,说明该锁片可能祈请于城隍庙,表达了长辈祝福儿孙们在城隍神的护佑下健康成长,一生长寿富裕,显贵荣华。通过这枚配饰钱,我们不难窥见旧时代民间老百姓对城隍神的信仰和依赖。

    古代民俗钱币上的城隍文化丰富多彩,宛如一幅幅引人入胜的民俗文化画卷,向我们透露出超越时空的丰富信息,值得我们收藏玩味。

    来源:收藏快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标钱币上的城隍信仰题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ue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