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作者: 一林人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2-24 19:12 被阅读0次

1.有思想深度的人,大多都是悲观主义者,因为他考虑的太多所以产生了深层忧虑;

2.文字通过思想产生共鸣与交融,必须是要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自然发生,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若是文字造作,夸张,让读者感觉文字后面藏着想要为自己定位的居心,内容就会让人感觉颓倒,只剩下一些浮面的架构。

3.人最高级快乐是无所畏惧的发自内心开心并以分享快乐为快乐时,快乐是不是造作?

我曾说过一句,你看什么都无趣,我看什么都有趣,怪我没见识喽。

没有见识的快乐放大的自由,是不是容易产生共鸣与交融?

不,只是在同类缺少经验,生活乏味的人中间有共鸣。

不同学识,品味,年龄,阅历与沧桑等的不同,使人与人之间对于外部的反应参差不齐。

4.我们希望看到一个真挚的灵魂,希望每个人都能真诚的面对自我。希望他能够对一个生命有着深沉与真确的认知,这种对生命的认知,对自我深处的发掘,也将使这个生命与其他生命的某一部分全然相同,或者相合,从而引起这个生命和其他生命从内里的某种诚挚自然的契合。

都说诗人大都抑郁,那这种深沉抑郁的气质,发自内心的释放,才有了灵魂间的共鸣,从而被人读懂,同情和包容。

也就是说,正能量在深邃的灵魂深处引起的共鸣就是积极乐观,而忧郁的人就会提出,正能量精神是我们在遭遇不测,历经变故后,依旧能振奋双臂,把生活赋予的不顺,转化成一种阳光积极的态度,转化成一种能影响别人的能量,而不是朋友圈,生活中的一个口号,用来约束不好的情绪,一味展现自我好的一面的一种说辞。

5.人是介于悲观与乐观之间,愚蠢与智慧之间,复杂与纯净之间的一种浮游生物。生命的本质无关下贱与高贵,思想的体系无关对与错,每一种形式的生活记录对于具体的人来说,分不清得体与否,只要某刻发自肺腑的热爱过,悲愤过,这种焦灼矛盾的载体,通过行为的部分展现就成了鲜活的象征而不能完全能为某种意义的定义。

想法

6.人之所以对名人名言有共鸣,是因为在某方面的情感有同样的期待,并不是说,他们说什么都对。敢于质疑和批判才能冲击出新的思想,而接受批判和质疑,能更大限度的使思想升华。思想就是一个线团,我们的理解的注释就是从中抽丝,剥离思想模板,让自己在这种升华中感到轻松,从借口中得到安慰,而非指责。所以看似悲观的情绪,负能量的宣泄,在共鸣时就能看到正能量的存在而使我们有勇气变的更通透,更自由。

相关文章

  • 想法与“想法”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很容易因为别人一句话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虽然我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我自身也想去改变这种情况...

  • 想法只是想法

    想法只是想法。你有没有这种体验,过高空索桥,你一边想着「不行了,我不行了,我过不去的」,一边闭着眼前行。 「不行了...

  • 想法只是想法

    "我不会、我做不到、我不敢"。我们的头脑中经常会出现这些想法。这些想法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让机会悄悄地溜走。 我...

  • 想法只是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困在惯性思维中,对自己、或身边人发狠使蛮劲,最后往往越解决问题,越是一个问题。 ...

  • 想法就是想法

    今天我知道了一句话-想法就是想法。 我们每天都会有无数的想法和念头涌出来,占据我们的头脑。“这个业绩我做不了”“这...

  • 想法只是想法

    每天,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想法,有些是好的,有些是愚蠢的。 比如会有学习和健身的想法,也会有玩游戏和吃甜食的想法,还有...

  • 想法只是想法

    任何只存在大脑中的想法都是毫无价值的,只有付诸实践,我们才能看到这个想法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和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受。

  • 梅想法·没想法

    首次使用简书记录一些梅想法,让没想法的梅想法有点思考的积累,变成有想法的梅想法

  • 关于想法的想法

    想法催生想法,有时候这一过程比较温馨平稳,比如独自吃饭走路骑车发呆,听见歌曲,看到光影,闻着气味,种种细节串联起来...

  • 别让想法只是想法

    侄女体重一直居高不下,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每日上学走路半小时,于她而言就已经是超量运动,对比我保持了沉默。 不是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vi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