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晚上好!我叫李思睿,是xxx的妈妈。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教育孩子先改变自己》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已经阅读了这篇文章。我认为,文中母亲和孩子爆发矛盾的主要原因:
1.小学时散养;
2.中学面对突然增加的学习压力,母亲事无巨细,关注过度;
3.孩子在可以展开自我探索的时候,感受到被约束被要求,到无所适从地不允许试错的窒息.母女大战一触即发。
当母亲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她自己开始做了如下调整和改变:
1.小事放手;大事把关;
2.内外一致,真实的与孩子相处;
3.及时修复亲子关系。
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作为父母都不可避免的和孩子在相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摩擦和冲突。任何摩擦和冲突在成人的生活中都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看待和应对摩擦和冲突的方式、方法和角度。尤其是作为亲自抚养孩子的母亲,面对从小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对自己大声说“不”,甚至以行动反抗和拒绝的孩子,最初的惊愕、不解、气愤、难过,我曾经都有过。而且也曾和孩子对立到剑拔弩张、水火不容,自己不仅身心疲惫,还特别挫败和无能为力。
首先,能在深圳出生、长大、上学的这一代孩子本身就比我们这些从小在内地出生长大上学的父母幸运。他们投胎在一个繁荣富强的时代,一出生几乎就不存在任何生理需求的不满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孩子每天的生活品质比我小时候过年还要好。这就决定了这些孩子的人生起点和我们做父母的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有着更高级的生存使命和生命能量状态。
诚如我的一个老师所说,富裕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能够出生在富裕之家的孩子,他的一生要经历和探索的一定不再是简单的吃好、穿好、住好。那么,凡是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家庭,就不能再简单地重复我们这些出生在物质匮乏时代的成长方式来约束和教育21世纪的孩子。
譬如我的女儿xxx,她是一个内在特别有力量的孩子,敢想、敢说、敢干。可以说,我小时候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干的事情,她可能都一一展示给我和教过她的老师以及她的同学们了。在我自己作为师范院校毕业曾经的职业教师的妈妈看来,这个孩子“课堂上讲小话,传纸条,玩东西,一二年级甚至和男同学打架,说脏话,爆粗口,顶撞老师,甚至情绪失控时大哭”都可以贴上一个不懂得遵守规则的标签,甚至可以说家教不好。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我作为母亲的挫败感。
我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都是中规中矩,甚至可以说是被老师一路夸赞出来的。就是来到深圳后,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从未松懈。可以说,我开车十几年,从未有过超速违章。
我这样一个非常有规则意识的母亲,怎么可能会主观上去养育一个毫无规则意识的孩子?大家可想而知,这样的母女组合,会有怎样的矛盾、冲突!最无助的时候,我甚至时常想:也许这个孩子就是老天派来折磨我的?
好在“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我是xxx的生身母亲,不管这个孩子现在如何、将来如何,我都永远对她负有人母之责。我现有的方法管教和约束不了她,那就去找新方法。毕竟,这世界上,方法总比问题多。
就这样,我去请教专业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老师,去上课、看书,听书,做笔记,记录与孩子相处的心得体会,总结,反思,调整,改进自己的语音、语调、语气、用词、表情、眼神。尽管如此,成长中的孩子的问题还是会层出不穷,常常按下葫芦浮起瓢。不过,我也越来越感受到:邹朵朵是老天派来督促我成长的。
做母亲,乃至做妻子,对我而言都是一场长久的修行,我的xxx就是为了让我不断地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更好的自己而来到我的生命中的。在陪伴邹朵朵成长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情绪的觉察更敏锐了,沟通能力也得到了不断地提高,甚至看事情和问题的角度也更多、更灵活了。我不再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好即坏,跳出了从小到大潜移默化接受的简单二元对立。当我不断通过学习提升和调整自己,渐渐地我开始不再评判孩子和自己,开始能真正影响和帮助到自己的孩子了;尤其是我开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收回到自己的身上——接受自己,稳定情绪,平衡内心,真实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的时候,不仅家里大人孩子的笑声多了,每个人都更愿意倾听和理解彼此了;当我允许孩子试错,不再紧盯孩子的缺点,而是学着观察和欣赏孩子的优点、长处和强项,充分肯定孩子的用心、善良、善意、善举,孩子开始自然而然地进步了,学会体谅他人、宽容他人了。
当xxx再向我倾诉她的心事或烦恼的时候,我不再是一边做事一边回应她,而是马上停下手里的事情,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倾听她的话语,让她首先感受到我对她的重视和尊重,孩子也更愿意把更多的心里话说给我听,她的心里的压力和不舒服也就得到了及时的释放和纾解。
当孩子说脏话或爆粗口的时候,我也不再是愤怒的呵斥和严厉的制止,而是用正常语气告诉她:我听到你说的那句话,我感到很不舒服,你可不可以换个说法?或者直接说“请你下次不要这样说,可以吗?”孩子通常会主动对我说:妈妈,对不起,我以后不说了。
事实上,成长中的孩子的自制力可能还不足以说到做到,甚至可能受身边环境的影响,这些情况还是会反复出现很多次。至少她自己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不当,不再对抗和抵触了——这就是效果往往比讲道理更有用。
当孩子埋怨或发牢骚的时候,我也不再是简单地反驳或说教,而是耐心地感受她的感受和需求,不断地引领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理她。简单地说,就是顺着孩子的思路说话。比如xx说:“英语课文太长了,背起来好烦呀。”我就会顺势问她:“你现在似乎心情不太好,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要不要先喝点水,吃点水果,或者听听音乐?”意想不到的是,当我不再和她讲道理后,她的反应通常是:“算了,我还是先把它背会吧。”——其实,孩子有时候发脾气,闹情绪,也许她只是需要我们看见和关注她,她要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而已。
这么多年的学校教育,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作为学生的职责,首先就是按时完成作业,每个孩子都很渴望成为老师和家长心中眼里的好学生,只是有没有能力约束自己,做到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家长在这期间的义务就是:“扶孩子上马,送孩子一程。”其实,我们再强大的父母,对孩子的一生也只能是:扶孩子上马,送孩子一程。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纪伯伦
你的儿女,
其实不是你的,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以拼尽全力,
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
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最后愿以这首诗与大家共勉,也非常感谢我们六(2)班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近六年来对xxx的包容、接纳和陪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同时我也坚信:xxx的未来也一定会有更多的进步和成长,在陪伴邹朵朵进步和成长的历程中,我也会得到更多的成长和提升!也衷心祝愿我们六(2)班的每一个孩子每天都开心快乐成长,学习进步,不断感受生活与生命的美好。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