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如何启动行为的改变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如何启动行为的改变

作者: 知复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07:34 被阅读0次
    第一章思维导图.png

    第一章 如何启动行为的改变

    02|改变本质:如何创造新经验?

    我们改变成功的经验可能不多,但失败的经验一定丰富。的确,行为的改变非常困难。

    先介绍阻碍改变的心理机制,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两个自我:大象和骑象人

    人的躯体里其实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感性自我好比大象,理性自我好比骑象人,骑象人通常拗不过大象。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而情感提供动力。

    如果理性想要改变,需要了解感性大象的脾气和秉性:

    特点一,力量大;

    特点二,受情感激发;

    特点三,受经验支配。

    本课重点导论第三个特点与行为改变的关系。

    大象转向“经验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我们想象中的好处,比如不拖延工作更高效、有成就感。

    “经验的好处”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比如打游戏的忘我快乐。

    “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发生在过去或现在,我们亲身体会过,因而更容易影响我们。

    行为有两种强化机制:一种是正强化,如为了高额奖金努力工作;一种是负强化,如为了防止被扣奖金而努力工作。

    大象不由自主转向“经验的好处”,是因为它会通过强化,塑造我们的行为,所以行为的改变才会那么难。

    “经验的好处”很隐蔽

    有个大城市小白领下了班特别能吃,吃撑了还不停。

    分析认为,本质原因是孤独。具体有两种强化:一是食物的正强化,二是通过吃来逃避孤独的负强化。

    后来,她参加羽毛球俱乐部认识了人,不再孤独,逐渐改变了原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

    改变的本质,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来代替旧经验的过程。

    所以,要尝试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亲身感受到它。

    不过,事情没那么简单。

    小结

    人的躯体里有个自我,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后者通常拗不过前者。感性自我(大象)受经验支配,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新经验,以代替旧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本质。

    感悟

    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改变这么难,还明白了改变就是创造新经验。

    其实我今天的能力、思考模式、做事习惯,都无非是过去经验的集合而已。所以如果要改变,就得创造新的经验,让它去代替旧的经验,从而刷新我身体里的行为模式。

    因而改变可以通过两方面:

    一方面学习理论。通过学心理学知识,更了解心理机制,指导自己改变。

    另一方面不断实践。只有实践才能产生新的经验,从而把理论真正融入自我体验,真正刷新自己的操作系统。

    03|心理舒适区: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

    改变看起来简单,创造新经验代替旧经验就可以了嘛,但真实生活中却很难,因为旧经验很牢固。

    让旧经验根深蒂固的最重要的心理机制就是——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本质:熟悉的应对方式

    “舒适区”并不只是说舒适的环境:

    首先,心理舒适区并不一定意味着舒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出狱后反而无法适应,他的心理舒适区就是监狱。人处在痛苦、艰难的环境中不愿改变,也表明停留在习惯的心理舒适区。

    其次,心理舒适区也不一定意味着熟悉的环境。有朋友觉得生活不好,便想换个环境出国读书。还有人频繁跳槽。若对生活的应对方式没变,其实仍停留在心理舒适区。

    所以,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

    所谓应对方式,指我们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行为上的应对,也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应对。比如遇到困难是解决还是拖延。

    第二层,对内心的情绪应对。比如害怕,是逃跑还是反抗。

    心理舒适区带来控制感

    我们大部分的应对方式,最初是用来应对焦虑的。

    心理舒适区是熟悉的武器,能给我们带来控制感。所以我们很容易回到熟悉的方式。

    有位女士结束异地恋,结婚的时候,竟然很焦虑。

    原来,她小时候父亲经常离去,导致她对分离焦虑的应对方式是:不对关系抱有希望,随时准备离开,过一个人的生活。

    好在丈夫的心理舒适区包容了她的不安,最后她选择和丈夫在一个城市工作。

    新的应对方式,能让她去享受现有的幸福和快乐,并从中积累新的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意义。

    小结

    我们常停留在心理舒适区,在那里有我们对生活熟悉的应对方式。心理舒适区能带来控制感。勇敢的走出心理舒适区,积累新的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意义。

    作业

    找找自己的心理舒适区。

    感悟

    我也曾换过几次工作,换工作的体验有两种:

    一是的确获得了很多新的经验。比如从一个纯技术岗位转到一个半技术岗位,就学到了很多关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经验。

    二是感觉原来的积累有所荒废。因为换了领域,原来领域的积累不能直接派上用场,新领域的积累还差的很远,自己也感觉很慌。

    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我有时会渴望调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岗位上。但这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向往呢,还是仅仅出于一种逃避心理?

    很难说。我现在倾向于勇敢的承认,这更多的是一种逃避心理。

    但还有另一个思考角度。人与人天赋不同,像我,玩了好几年电脑游戏,水平就是很一般,我发现自己的脑子反应和身体协调水平是瓶颈,这很难进步。所以在工作上,难道我在一个岗位死磕发展,就一定能创造奇迹吗?

    所以想往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岗位跳的想法,并非没有道理。

    不过问题在于,当前所从事的工作,尚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这不能排除它不是导致不够喜欢的原因。总得扎扎实实的努力一把看看才知道,不能光焦虑。

    这就是我的心理舒适区。也是我对作业的回答。

    04|心理免疫X光片:如何看清你心中的恐惧?

    我们以为改变很简单,只要做跟我们想要改变的行为相反的事就可以了,比如:如果我们拖延,那就想办法勤快一些。

    但我们知道,其实没那么简单,心理舒适区会阻碍我们进行改变。

    我们需要去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爱和怕,从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出心理舒适区,迎来真正的改变。

    但是我们怎么知道心中那头感性的大象心里的爱和怕呢?

    心理免疫X光片:四栏表

    这是心理学家罗伯特发明的一种工具。

    他认为人的心理就像生理系统一样,也有一套免疫系统,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当我们用新的行为方式行事时,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感到焦虑,为了避免这种焦虑,我们又用回老办法,也就是回到心理舒适区。

    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可以照出心理免疫系统是怎么阻止人改变的。也就是把你心里真正怕的东西给照出来。

    具体来说是四栏表:

    艾米刚大学毕业不久,他在会上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说出来了,如果别人表达不同意见,她也会很快沉默。

    第一栏,你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艾米的目标是:她想要更自信的表达自己。

    第二栏,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艾米经常沉默,别人发言会附和,不同意别人的意见,通常不会直说,说话很小声等。

    第三栏,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

    艾米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避免被别人排斥,避免别人看到他出丑,并因此觉得她很蠢。

    第四栏,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艾米的假设是,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

    原来,他的父亲是一位老派军人,非常严厉,总嫌妈妈啰嗦,有时他妈妈一说话,他父亲就会拿眼睛瞪她。如果她妈妈还说,那就会是一场争吵。

    每到这时候,她就会在心里默念,妈妈,千万别再说话了。这个默念,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她的脑子里。

    通过这四个步骤,我们就知道了阻碍改变的力量,从而可以在意识里思考它们。

    小结

    用四个步骤,找出阻碍自己改变的内心重大假设:一是希望达成的目标,二是与目标相反的行为,三是潜在的好处,四是内心重大假设。

    感悟

    这个方法的简略版我以前接触过。当我惧怕某件东西的时候,亲人有时会问我真正怕什么,这种怕的背后又是何种假设。

    但对我有时有效,大多时候仍然无效。

    我意识到这是勇气不够。但不可否认,这与我小时候的一些经历一定有关系。

    我想,我应该用新经验去书写新的生活体验、思维方式,然后我的头脑就更分得清了,勇气也就更足了。

    05|检验人生假设:如何看清限制自己的规则?

    一共有四个推动行为改变的原则,这一讲是第一个——重要假设的检验。

    改变第一步:看见内心假设

    看见假设本身有时就会带来一些改变,甚至不需要具体做什么。

    因为通常这些假设隐藏的很深,并被当做常识,被发现可能就是一种恍然大悟甚至打破。

    所以检验人生重要假设的前提是看见它。

    还有一个小窍门可以帮助发现:用“如果……就……”句式。

    当已经发现假设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在审视这个假设,某种意义上这个信念其实就有所松动了。

    行为检验:验证内心假设

    改变的本质是获得新经验,而新经验指的是:当新行为带来内心假设的松动后,所产生的新的领悟。这个领悟随后会被整合到心理免疫系统中。

    我们要验证这些假设对不对。

    但改变不一定非要一下子全改,它是一种有支持的探索。可以进行尝试,然后比对预期经验和真实经验。

    比如一个刻意表现自己却感觉很累的公司员工,在尝试改变后,发现别人其实没有那么在乎她的改变。

    她发现,自己觉得重要的事,在别人那里并没有那么重要

    陈老师说他有段时间常在背后抱怨合作伙伴,因为他担心当面争论会导致矛盾。后来他做了尝试,发现据理力争之后并未产生冲突,别人反而更重视了。

    这就是一种有效的探索性尝试。

    小结

    改变的第一步是看见内心假设,可以利用X光片帮助自己看到,还可以用“如果……就……”句式帮助发现。然后是用行为验证内心假设,看假设对不对,这种探索是安全有效的。

    感悟

    改变是一种有支持的探索,这一小节进一步给了我信心和勇气。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点一点的来,这种尝试的过程,想必也是很有趣的吧。

    有兴趣并有勇气去进行一步一步的改变,踏踏实实的往前走。

    其实我必须而且也只能这么干啊,大步向前迈太危险,因为很多事情看不清楚,小步探索最实用也最为必要。

    06|小步子原理:如何走出改变的第一步?

    这一讲是行为改变的第二个原则——小步子原理。

    奇迹提问:迈开第一步

    “小步子原理”,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小小的成功,它可以成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

    小步子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很小,而且小成功能让大象真切体会到改变的好处。

    让大象迈开第一步的一种方法叫“奇迹提问”:

    先假设奇迹已经发生,然后回头看,找到第一步该怎么走。

    改变有时就像一幅多米诺骨牌,最重要的是找到推动改变的那块牌,把它推倒。

    小步子原理:专注当下

    如果第一步不顺利,也是正常的。比如那个老是宅在宿舍打游戏的学生,迈出了按时吃饭上课的第一步,结果遭遇同学嘲笑。

    小步子原理强调的是有所行动,不是结果,结果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古希腊斯多葛学派主张:“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

    那个学生如果真的遭遇嘲笑,那就检查一下那个嘲笑有没有那么可怕。这也是一种可贵经验。

    成功案例:匿名戒酒者协会

    它帮助了超过1000万人成功戒酒。

    它有个最著名的十二步法。第一步,就是承认在对付酒精上,我们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既然无能为力,那就把目光聚焦在能控制的事情上:它要求会员设立“一次一天”的目标。

    也就是说,不要想戒了酒,这辈子不碰酒了,只要承诺这24小时不碰酒就行了。

    给自己设定一个小任务,专注当下,不要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大象才会顺利迈开步伐。

    小结

    用“奇迹提问”的方式找到成功所需的第一步,然后迈出这小小的一步,开始改变。专注于当下的一步,不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当然,结果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只要努力控制所能控制的事情即可。

    作业

    根据自己希望做出的改变,设计一个奇迹提问,并设想要迈出的第一步。

    感悟

    “一次一天”给了我莫大启示。

    我以前只要树立个大目标,并分解到每天的具体任务时,就很容易感觉头大,常常先想要放松,然后再去做事情。结果最后做事情即使能做完,质量也不高,还常常是熬夜完成的。

    每当我想要放纵自己,比如想玩游戏、看视频等消磨时间行为时,我就告诉自己坚持较短的时间。坚持一天、半天、2小时、1小时、半小时,甚至哪怕只是短短10分钟,我只要能立刻马上坚持下去,就是小小的胜利。坚持完之后再说,后面能不能坚持好,管他呢!

    有时也可退而求其次。有的事情很难让我头疼,这时就做相对容易一点的但也有正向积累作用的事,后者相比浪费时间,总要好的多了。而且它与困难的事一对比,就显得简单。这种考虑问题的角度我感觉很有用,要继续强化。

    关于作业

    最希望改变的地方:拖延症。

    奇迹提问:如果拖延症好了,能够按时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自己会怎样?

    设想奇迹: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干的很出色,有成就感;阅读和写作不断积累,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工作和生活能够有效平衡,分的也比较清楚;发展起自己的业余爱好,甚至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感觉自己是一个有成就感、生活工作井井有条、思想能力不断进步的人。

    奇迹发生的过程:体验的不断更新是关键。心里要有一股劲,带着自己不断尝试,不断进步。提升能力,原来比较难的事情逐渐变得简单。养成内心的秩序感,做事情井井有条,也就对生活更有控制感。越来越成熟,并享受这种适当压力的生活。

    要迈出的第一步:把今天过好,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分配时间,而不是按照心情。允许适当的娱乐。

    07|“环境场”原理:如何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

    迈开第一步并不难,但容易中途放弃。怎样才能把新的经验凝固成稳定的习惯,不再退回充满诱惑的心理舒适区呢?

    行为改变的第三个原则:养育“环境场”。

    “场”的力量

    在某个环境中,你自然而然的做某种行为,好像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这就是“场”。

    “场”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

    比如到了寝室想睡觉,到了办公室想工作,到了餐厅想吃饭一样。

    感性的大象对“场”很敏感,它很容易感受到“场”所暗示的行为线索,并照着线索行事。

    北漂的小嘉加入一家创业公司,深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下了班却怎么也集中不了精力学习,晚上还经常晚睡,觉得特别空虚。

    生活的快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消费型快乐,一种是创造型快乐。小嘉的快乐就是消费型快乐,快乐结束后总感觉空虚。

    前者满足感官刺激,后者产生深刻的成就感。如果说前者是酒肉朋友,那么后者就是良师益友。

    要从消费型快乐转到创造型快乐,需要说服感性的大象,给自己创造一个学习和氛围浓厚的“场”,是个好办法。

    养一个自己的“场”

    先要搞清“场”的力量的来源:

    一是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比如在办公室大家都在工作,在图书馆大家都在学习。

    二是你以前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比如在办公桌上只干工作,在沙发上可以娱乐。

    所以,“场”可以理解为你再一个空间里的做事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

    所以陈老师给小嘉的建议是,在家里开辟一块专门用于学习的地盘,培养学习的“场”。

    “场”还可以用于其他情景。

    比如疏远的夫妻找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每个人可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独处静坐等。

    所以“场”的本质存在其实是,环境记忆中,我们每个人的历史。

    小结

    有些包含大量线索的环境,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这种环境就是“场”。“场”的力量来源于别人和以前的自己在这个空间的行为。所以“场”是空间的记忆。每个人都可以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场”。

    作业

    你曾经养过“场”吗?或者现在想养一个什么样的“场”呢?

    感悟

    听了“场”的概念,我明白了很多情形:

    • 学生时,在学校学习效率很高,放假了却半点也学不进去。原来是“场”换了,没了气氛。
    • 在家里工作的时候,效率比较低,且总是想着放松。也是“场”不对。
    • 即使是两个看似没有区别的环境,都是一个人,都有一台电脑,比如家里的书房和单位的宿舍,我所想做的事也不同。
    • 怪不得自己大学的时候成绩不如高中,原来大学时我老睡懒觉,爱待在宿舍。
    • 有人建议工作学习的时候把手机放一边甚至关机,就是去掉手机这个线索,创造一个安静学习的场。

    由此得到两点启示:

    • 去适合的“场”做适合的事。工作要去办公室,在家就要好好陪家人。
    • “场”也是可以创造的。可以定时做某件事,比如每天早起或晚睡前学英语;可以在某个地点做某件事,在家虽然无法工作(也不应该),但若闲暇也可以看书。

    总之,明白去合适的“场”能事半功倍,善于创造积极向上的“场”

    08|情感触发原理:如何让改变自然发生?

    让改变发生,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感对大象的触动作用更有效。

    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常常会说:“道理我都懂。”那意思是,道理我不想听。对于他们,更需要情感的触动。

    这节课讲引发行为改变的第四个原则——情感激发。

    越自责,越放纵

    我们习惯用自责的方式给自己压力,觉得这样能促成改变。实际上我们仍在拖延着改变。

    原因是:很多你想改变的应付方式,比如抽烟、乱吃东西、拖延,就是为了应付焦虑和压力产生的。

    而内疚和自责增加了焦虑和压力,你仍会采用这些方式来处理。

    所以,越自责,越容易放纵自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自责还会让自己士气低落,自尊降低,你更没有勇气去改变了。

    大象能听懂爱

    陈老师当年的心里咨询老师是个非常严厉的老太太,一直各种批评他。他很愧疚,却并没有更努力的学习,甚至对新知识发怵。

    后来他终于知道了老师的用意,老师不停地批评他们,挑战他们,只是想让他们做的更好。

    那一瞬间,他心中的那只大象被触动了,他理解了老师的用意。

    这以后,老师依旧那样严格,但压力变成了动力。

    爱和期待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欧阳是一位善于谴责自己的人,她公司有很多优秀的同事,她自我感觉很差。

    后来发现是因为她的原生家庭里母亲都会拿她跟别的孩子比,这种感觉其实很糟。

    但欧阳不会用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女儿的,所以,她学着逐渐放开了。

    这是她妈妈的需要,不是她的需要,她不再参与这场愚蠢的战争了。

    大象也许听不懂你说的道理,但它能听懂爱,只有爱,才能让它心甘情愿上路。

    小结

    我们越是自责,反而越是放纵,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只有爱和期待,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感悟

    我身上就发生过越自责越放纵的恶性循环。后来发现很多人都有类似现象,自责的心态轻了一些。

    但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对我来说,还比较小。尽管不乏爱和期待,但我依旧没有那么强的动力要去改变。

    哦不对,还是有一些有意义的改变的。

    比如对孩子的耐心,起初我会对他不听话进行严厉训斥,他很排斥我,后来突然意识到这样不行,平时很可爱的儿子我训斥他的时候我心里也会难受。然后就温和的多了,后来孩子也不排斥了,教育效果也好的多。

    看来爱和期待是有的,来自亲人的和朋友的都有。

    但最终有效的动力来自自身,我需要真正意识并体验到那些美好的东西(不只是爱和期待),才会去好好追求。

    去发现和感受生活的美吧。

    09|第二序列改变:如何区分有效和无效的改变?

    这节课反思一下改变本身。

    一方面,我们总是期待改变。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清楚改变的方向,盲目追求改变,追求改变本身也会变成我们的心里舒适区,成为我们逃避的借口。

    你需要思考,你正在进行的改变,是有效的吗?

    改变的两个层次

    有来访者说他只想做有兴趣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三年换了5份工作,每次换了工作很快就会焦虑。

    改变有两个层次:

    一是作为内容的改变。在这个例子里,就是工作。

    二是作为应对方式的改变。在这个例子里,就是他不停换工作这个行为。

    他一直在改变内容,但用不停换工作来应对焦虑的应对方式没有变。

    盲目追求变化,没有在一个领域安顿下来踏踏实实积累,这才是他真正的问题。

    有时,“改变”作为应对方式本身,也需要改变,这在心理学上叫作“第二序列改变”。

    有朋友凡事都要思考意义,以至于很痛苦。

    他求助妈妈,妈妈说你应该根据价值观对选项排序。他尝试改变,却发现他会继续反思价值观是否合理。

    他求助爸爸,爸爸说这是他的一项特殊才能,不需要改变。他反而释然了。

    想改变无法改变,不改变反而促成了他的改变。

    这是因为,妈妈给他的建议是改变内容,爸爸给他的建议是改变“他想要改变”这个应对方式。

    爸爸建议更有效的原因与“自我接纳”概念有关。

    自我接纳的本质:舍弃

    我们对自我接纳有两个重大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以为自我接纳是不改变。

    其实接纳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改变,但很难,难在忍受。

    第二个误解是,把自我接纳当做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觉得自己不好但想接受,这就是想通过自我接纳获得幸福和平静。但其实本质上还是在寻求改变。

    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

    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世界”和“完美自我”的幻想和执念。

    不要纠结于自己的问题,把它当做生活的常态,而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有效改变的判断标准

    那到底什么时候应该追求改变,什么时候又该自我接纳呢?

    简单的标准:看你改变的动作,是否改善了你的状况。

    通常无效的改变会维持症状,比如那个不断换工作的朋友。他越焦虑,越想改变,越在进行无效努力,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我们要改变的时候,可以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别把世界的不如意误认为需要改变的问题,那是客观的。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别揠苗助长,要遵从自然规律。

    小结

    改变有两个层次,一是内容的改变,二是应对方式的改变,后者更重要。有效改变的标准是看是否改善了你的状况。改变要专注自身,遵从自然规律。

    感悟

    显然我做过那种无谓的改变,不停地通过不同方式的体验来增加满足感,比如今天加入一个新社群,明天学点演讲知识,后天掌握点新概念。

    这种不系统的、浅尝辄止的尝试,不能说完全无效,但显然事倍功半。我反而在这种精力分散的消耗中,丧失了在某一个专一领域深入积累的机会。

    另外我偶尔也会很着急自己某些方面能力太弱。比如打篮球,技巧上常没有进步。但我其实是忘记了,我的天赋和积累不够,而能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很多能力的积累,不能着急,得慢慢来。

    • 阅读,总觉得自己看书太慢,吸收知识太慢。后来意识到关键是看明白,并以读书笔记和思考的方式内化于心,这才能真正吸收知识。走马观花的阅读,即使速度快,用处反而不大。
    • 写作,总觉得自己写作逻辑性差,写东西又慢。但这将近一年的写作中发现,我写某些类型的文章还是不错的,并非都差。而且现在写的越多,思路越顺畅。
    • 英语,总感觉理解能力弱,单词背的慢。但其实我下的功夫太少,而且平时甚少用英文读写,另外一个原因是母语能力也不那么强。所以平时需要加强英语使用,尤其是读。

    需要改变的,更应该是应对方式,而非单单内容。

    去尝试改变,然后反馈给自己,改变是否能改善当前状况。如果能,就使尽加深体验,让它成为一种习惯,成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的一部分。

    第一章小结

    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改变,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代替旧经验的过程。

    但由于心理舒适区的存在,旧经验非常顽固。

    好在我们有X光片工具可以照出旧经验的内在假设,从而加以检验。

    有四种推动改变的原则:

    • 检验内心假设
    • 迈开第一步
    • 养育“环境场”
    • 用爱触发情感

    最后,改变本身也值得思考。

    有时光改变内容是没用的,改变应对方式才是关键。改变不能强求,不应该怪环境,且要遵从自然规律。

    第一章作业

    找一个最想改变的具体目标,用本章学到的理论,对想改变的目标做一次全面的思考。

    第一章感悟

    陈老师虽然不是什么心理学大师,但讲的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真的说到了我心坎里。我表示很佩服。

    看了一下得到的订阅数,已经差不多5万了,成绩非常好,这显然是大家对课程质量的肯定。

    我学了课程最深刻的一个感悟,就是对自己的行为习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每当打开电脑,我会很容易的去看以前习惯看的几个网站;
    • 打开手机,会习惯性的看微信,还有看固定的几个APP,比如得到、淘宝、熊猫直播;
    • 在家的时候,习惯性的看电视,也会陪孩子,但也有的时候看书;
    • 到了运动的时间点,心里就特别痒痒着要去打篮球,如果有任务不能去就特别难受;
    • 一旦到了周末或者晚上,很难提起精神去加班,即使有时候确实需要;
    • 看英语或者比较难的中文文章,就容易头大,很容易瞌睡;

    这些在不同时间、地点、对象的做事方式,都是固化的行为习惯啊。我们就是这样生活在过去的。

    我们生活在过去,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时时刻刻受到“场”的影响。陈老师讲,“场”的两个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过去自己在某个“场”的行为线索
    • 二是某个“场”中其他人的行为线索

    过去的经验塑造了我们的现在,其他人的行为也能够影响我们的现在。

    有这样一些牛人,不管环境是怎样恶劣,其他人是多么的平庸乃至堕落,他都能闪闪发光,从不放纵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从这两个方面,我想这正体现了他们强大的过去,他们的思维惯性里就是不放纵自己,而周围环境很难影响他们。

    当然大多数人没那么牛,容易受环境影响。那么如何塑造改变呢?我想是从两个方面:

    • 一是塑造自己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等环境中的行为习惯。比如在某时某地可以做某事,打开电脑多看简书,打开手机多看得到等,多做几遍,头脑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就越来越熟练,就很容易替代旧经验,因而发生改变。
    • 二是选择合适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所谓的“场”,其含义很广泛,包括人、事物、时间、地点等等。比如选择靠谱的配偶,多与积极向上的人交流,学习和工作时到合适的地点。一旦我们头脑中的理性知道我们应该选择哪些环境,我们就可以主动去寻找和适应。

    怪不得,人平时接触最多的五个人的平均值大约就是他现在的水平。若想进步,竟要不断的舍弃。

    关于作业的思考

    最想改变的:克服拖延症。

    症状:

    • 有时,一些很重要但有些困难的事,我反而会一直拖延;
    • 有时,一些看似很简单的事,我也会莫名其妙的拖延;
    • 对于人生大事,懒得提前规划。

    思考:

    越拖延越自责,然后更拖延,这是一个怪圈,不断强化。

    我的拖延问题与小时候经历关系很大,拖延是获得控制感的一种方式,自己已经进行过分析。

    拖延的行为习惯已经让大脑形成牢固的条件反射,要改变:一方面要搞清根源,理性思考;另一方面要勇敢尝试,得到新经验,覆盖旧经验。

    应对方式:

    • 不断鼓励自己去挑战有难度的事情,一点一点取得成就感,能力逐渐提升,对难题的畏惧就越来越少,甚至形成以挑战为乐的高级习惯;
    • 很简单的事,马上去做,如果完成后成就感不足,则补上其它奖励;
    • 即使不规划人生大事,也要找几件比较重要的事,平时就去积累准备,比如必备技能英语和自己的爱好如写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如何启动行为的改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bw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