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5(2)答案探讨:
5(2)中,《水调歌头》中天上人间两徘徊的诗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还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答案是前两句,有老师提出应该是后两句,当时质检组通过研讨确定学生答这两句都对,这样评判恰当吗?我们不妨探讨一下。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意思是苏轼想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地高风寒,自己受不住那儿的寒冷。
在词人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园,于是产生“归去”想法。 “我欲”说明“乘风归去”仅仅是作者的一种打算。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了。“又恐”说明作者这种打算并未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意思是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与自己的清影为伴。 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词人内心不再矛盾,不再徘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表现词人天上人间两徘徊的诗句不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词人肯定天上比不上人间,所以对天上没有留恋之意,更没有徘徊之意。
而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这句较为恰当,但需加上“高处不胜寒”这一句,因为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是半截句,意思不完整。因此该题答案应为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语文是主观性比较强的学科,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定有一个比较恰当符合文意切合作者表达意图的理解,所以我们一定要精心研读文本,理清文本内容,领悟作者情感,理解文章主旨。
鉴于对语文学科理解的多元性,以及我本人的知识和能力有限性,所以每次批改试卷时,我都强调老师们认真看试卷,研讨试题,补充参考答案,统一评改尺度,以便答案更科学准确全面,保证成绩的有效性。
思路因理而顺,问题因研而明。学无止境,对语文教育教研的探讨,永不止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