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边的中元节也就是鬼节还叫七月半或月半节是从农历七月十一到农历七月十五日。
农历七月初十日傍晚时分就有个“接老客”的仪式,“接老客”就是接祖先。
在我的记忆当中,我记得奶奶通常在初十的傍晚时分,把家里的厅堂打扫干净,然后烧钱纸,放鞭炮,“接老客”回来。
我和弟弟那会还不懂事,一看放鞭炮就欢天喜地的。奶奶反倒说,回家去,这月半节到了,孤魂野鬼也回来抢饭恰(吃)了!
听奶奶这么说,小孩子的我们还是很害怕的,中元节的这几天晚上都会规规矩矩地待在家里不乱出门。
初十一的早上就开始给“老客”贡饭啦!
我们这边早上一般是给“老客”供米粉,面条。煮好米粉或面条,配上鲜美可口的汤料,让“老客”尽情享受。说是给“老客“吃,最后吃进肚的是我们。
早餐过后大概十一点左右要贡午茶。
这会儿摆上瓜子、花生、糖果和茶水,放鞭炮请“老客”来“吃”。这些,我都是看着伯父他们家这样做的。
接下来在中午12点到下午一点左右就贡中饭。
我印象深刻的是,贡中饭。
因为我奶奶只生我伯父和我父亲,初十一这天按家族规矩是我爷爷、奶奶这一房贡饭,那会奶奶就规定伯父家贡早饭,我父亲贡中饭。父母在衡阳工作,贡饭这天有时由奶奶代劳。父亲通常要十五“送老客”才回来。所以,我对贡中饭印象比较深刻,参与比较多。
贡中饭特别有讲究,要整十个碗的菜,有鸡、有鱼、有肉……荤素搭配着。而且煮菜时咸淡不能尝,一尝就说对“老客“不敬。我小时候总被奶奶派着去盛饭给“老客“吃”。她也叮嘱我,莫偷恰(吃)啊,“老客”打嘴巴的。我哪敢啊,小时候怕“鬼”,从不敢一个人睡觉。奈何我是农历七月十二日鬼节生的。奶奶说,你是祖人送来的,你怕什么,祖人会保佑你。我将信将疑地信了。壮着胆子去盛饭。
十个碗的菜端上了桌,奶奶要我摆碗筷。摆碗筷也是有讲究的。两张桌子拼一起,左边席八双筷和十个小杯,右边席八双筷和十个小杯,上下席各三双筷子和三个小杯,共二十二双筷子和二十二个小杯。上下席的小杯里斟点酒,两边席的杯子里盛米饭,一个小杯子里放一点点就行了。
这席也有讲究,厅堂有一大席,(两张桌子拼一起)这是为祖先准备的。还要在厅堂外备一席,说是为死在外面的孤魂野鬼备的。外面的席也是十个菜,但只摆六个杯子和六双筷子。
最后奶奶让我在各席上点一盏油灯,她就去烧钱纸,嘴里说着些什么,然后放鞭炮,请“老客”来我们家“吃”饭啦!
这会奶奶又要求我们不能大声说话,不能坐着翘二郎腿,要毕恭毕敬地在一旁待着。
这“吃饭“过程持续5一8分钟,奶奶就又烧点钱纸,请“老客“下席,把凳子、椅子稍稍移开一下,叫我收拾一下碗筷,就叫亲朋好友来我家吃饭。
中元节说是“老客”回家探亲日也是我们亲朋好友相聚日。今天我家贡饭请你来我家吃饭,明天你家贡饭请我去你家吃饭。平日里大伙忙不完的农活,中元节倒可以互相走动一下。
小孩子最是开心的了,中元节到了,可以走亲戚吃好吃的。花生、枣子也熟了!刚摘的花生煮着吃,可香啦!这会有一种丰收的喜悦。
扯远了呵!再回到中元节。
贡了中饭,下午6:00左右再贡个下午茶就可以了。
这一天的贡饭仪式就完成了。
往后的几天都是大家族里你家一天,我家一天轮流着贡饭,直到七月十五日晚大家族聚到一起“送老客”回去。
送老客时,我们要准备粽子、水果、茶点给“老客”挂红,然后放鞭炮,送他们回去。接着给他们烧纸包、(纸包里有给祖先的衣服、鞋子)冥币,让他们带回去,算是我们送给他们的礼物。钱纸线香烧得多,烧得旺就说明子孙后代兴旺。我小时候胆小,都是壮着胆子参与这些,能不去就不去。
直到父亲走后,我对中元节才备感亲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