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在看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还剩四个章节可结束整本书。文章以“我-孙光林”的视角讲述了他的一家发生的故事,他的父母兄弟祖父祖母还有对于他们一些重要的人围绕他们发生的故事。“作者主人公”使用最多笔墨写的就是他的父亲孙广才了,在这个父亲身上我发现作为一个男人而言,他的责任心太过缺乏。于自己的妻子孩子,于自己的老父亲。那个年代的苦难是必然的,如今的我们没法切身体会,但曾经的苦必然是我们所能感受的好多倍。但我想,如果这位父亲能够稍微多一些责任心,也许他们的家庭生活会过的稍微幸福一些吧。
古往今来,责任心对于一个和谐家庭都是至关重要。家庭成员若都习惯推卸责任,那自然都习惯互相推诿,家也很难感受到幸福吧?反之,如果每个成员都责任心重大,尽自己努力做自己能做的事,相互帮忙,一家人一起奋斗努力,即使未必能够大富大贵,但聚在一起的心也会让这个家温馨舒适很多吧。
早上起来读了一会,读到孙广才的父亲孙有元的去世章节,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见证了自己祖父一步一步走向真正的死亡。也看到了后代欠缺责任的做法,那种不耐烦和冷漠。有时候又觉得人的情绪真奇怪。父亲在时,觉得是累赘,希望快点去世。可在父亲真的走向死亡后,孙广才的哭喊和忏悔语言又让人觉得,原来这人明白自己对父亲的亏欠呢。而父亲对于儿子对待自己的恶劣态度也没有任何的反抗,弥留之际只觉得是自己亏欠了自己的儿子。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心好像从来就是没来由的。而儿女对于父母的责任心,却需要无数时间的沉淀才能明白。
人啊,总要在彻底失去后才能够真正明白很多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