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的用途

作者: 海尚轩 | 来源:发表于2020-07-17 11:41 被阅读0次

    海尚轩 2020年7月2日

          在古代的中国社会,正式的教育一般可粗略分为三个阶段,即蒙学、小学与大学阶段。这套教育体系,到唐宋时期,便与科举慢慢结合了起来。

    那时,学童一般五六岁启蒙,学习一些蒙学教材,如我们后来所熟悉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到七八岁时入小学,学习《论语》、《孝经》、《大学》、《中庸》、《孟子》等。小学的性质五花八门,这其中有官府开办的社学乡校、有官私合营的义塾,有塾师开办的私塾、有富家大户延师开办的学馆。

          学生到十五六岁的光景时,理论上可以升入大学堂了,但那时的大学堂尚无大学之名,概念相当模糊。

          进入大学阶段,学生们首先要参加朝廷组织的统一高考,高考过了,便能取得功名,称秀才,可以入官府开办的县学或府学继续深造,如果成绩优异,甚至可以被推荐到京城的国子监上学。那时的国子监,大致就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

          基层的县学与府学,限于地方的财政状况,许多时候有名无实,常让学生挂名在家自学。例如吴晗先生回忆他父亲说:“分家后,父亲考入县学,那时叫作秀才,名为县学生,其实是不上学的,算有了功名,就有人来请教蒙童馆了。”

          因此,那时的秀才读大学相当自由,如果条件合适,自己也愿意,可以选择在县学或府学按部就班学习;如果条件不合适或者自己不喜欢,也可以选择其他学习方式,例如家庭条件富有者,可以延请名师在家学习;家庭条件困难者,可以在家晴耕雨读,也可以找个蒙馆半工半读。

    奸臣秦桧做秀才时,因家境贫寒,就曾选择做兼职塾师,因工作不顺心,写诗句发牢骚说:“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猴孙王。”

          不过,古人讲究“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还有许多人不会选择闭门读书,而是选择游学。游学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游于某位名师硕儒的门下,二是到书院中学习。

          那时的书院,是另类的大学,它包容、中正、开放、自由、纯粹。

          说它包容,是因为它是个不同学术观点争鸣的场所。

          说它中正,是因为它以“经学”为根本。以“经学”为本,看似与学术争鸣的原则相悖,实则相辅相成。

          说它开放,是因为它不问身份地位,对所有笃志于学者敞开着大门。实际上书院的学生并不都是秀才,这其中还有些童生,甚至举人、进士等。而且书院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其中的学员既有青春小伙,还有须发皆白的老者。

          说它自由,是因为书院虽有学规与管理制度,但平日以会讲、问学与自修为主,没有什么学分之类,一般也不组织考试;而且学生还相对可以来去自主。

          说它纯粹,从两个方面讲。一是书院尽管有私人兴办、有官府出资兴办、有私人与官府合资兴办等多种形式,但一般都去行政化、去官僚化,以宿儒学者治校。二是书院重思想学术的研习及修身成人,刻意淡化世俗的功利,尤其是南宋之后,它连科举补习功能都被有意回避——不教人写时文(应试的文章),也不教人科考的技巧。

          例如,朱子给江西白鹿书院订立的办学原则中,就有这样的训条“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又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然而,对于大多数学习者而言,学习虽是为了修身成德,虽是为了为往圣继绝学,但毕竟也还要实干外用——天下的官需要有人做,天下的事业需要有人去担当;因此,书院中的大多数学生,最终还是要去参加科考。

          秋闱乡试相当于秀才的大学毕业统考,过了这一关的秀才,称为举人。举人享有两项权利,一是有了被选为官吏的资格,二是有了参加京城会试的资格。

          因此,书院在古代相当于半独立于教育体制之外的大学,它补益体制教育,但不是体制教育的附庸。体制教育张扬学以致用的一面,而书院张扬的是素心问学及学以成人的一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院的用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fg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