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尚轩 2020年7月15日
新时代的书院,当前看起来不是刚需,似乎没有什么前途;但如果从长远来看,它不单大有前途,而且还肩负着构建国家软实力,以及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助力的伟大使命。
从历史的角度看,书院的兴起与发展,往往与儒学的应时革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儒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先秦儒学阶段,以孔、孟、荀为代表。
2、汉代经学阶段,以董仲舒、郑玄为代表;
3、宋明理学阶段,以朱子与王守仁等为代表。
在先秦时期,孔子、子夏、孟子、荀子等以讲私学的形式,传播他们的思想学说,一时学风大盛。那时的私学,实际就是书院的前身,虽然当时还没有书院这个概念。
汉代的新儒学弘扬,也是以办精舍讲私学为主。董仲舒讲学河北,弟子数百,有些弟子随学数年,竟然没见过他的面。马融关西设帐,弟子上千人,帐前讲授经学,帐后设置女子乐队伴奏音乐,场面十分气派。
唐宋之后书院的崛起,主要与宋明理学的兴起相关。宋代的四大书院,除应天书院之外,其他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都与理学密切相关。
元代著名的太极书院、百源书院,也是理学的重镇。
明代许多大学者如陈白沙、王阳明、薛瑄等人的讲学之地,虽不冠书院之名,但有书院之实。
我们上面所说的儒学三期,实际上也是儒学发展的三个高峰。那么,儒学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这三个高峰呢?这是因为儒学要回应时代的需要,要自我维新,以解决新矛盾与新问题。
春秋后期,礼崩乐坏,孔子忧虑中国古老的道统、学统、政统变乱断绝;所以整理“六经”,创建儒家学派,以承道统、继绝学、续王政。
汉朝继暴秦而兴起,需要拨乱反正;所以董仲舒倡“春秋大一统”,讲“改制而不变道”;汉代经学因此而兴起,给大汉王朝的新体制注入了蓬勃的精神力量。
到唐宋时期,儒学暴露出了它在“内圣”之学方面的不足;为弥补此不足,宋明理学兴起,会通佛、道,使儒学的整个思想体系趋向完善缜密。
到清朝之后,我们中国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遭逢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儒学一度跌入谷底,被认为已经过时了,需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箱了;但实际上儒学并没有过时,它一直在悄悄地发挥着作用,助力中国的自强与经济腾飞。
当今,我们中国要走向复兴,将不仅仅是“硬实力”的复兴,也必然要求我们的“软实力”同时复兴。我们中国的“软实力”在哪里呢?它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主要在儒学当中。
因此,中国未来的复兴,必然会伴随着儒学的复兴;而儒学的复兴,必然会伴随着书院的复兴。
当今的儒学,既要回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也要解决当代人面临的社会问题与个人问题;还必须要融合马克思主义及西方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等。
因此,复兴儒学,不是简单地“复制”古代的儒学,而是要返本开新——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儒学;以巩固我们的民族之本;以强化我们的文化自信;以让我们的人民具备信仰;以站在全球的角度,规划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给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更持久的精神动力;以让我们的官员有责任、有情怀,“不想腐”。
而且,书院还承担着讲清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讲:“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复兴传统文化,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做,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所以,仅靠现有的体制内教育是做不到的,我们必须想办法发展书院、壮大书院。书院不发展,我们传统文化的复兴就很难走向正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