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物感应

心物感应

作者: 小红兔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5-11 00:55 被阅读0次

我们都知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却不曾想过人心与外物也有着彼此的感应。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居家外出都干净体面的姑娘会整日伤心欲绝失魂落魄;我们也无法想象一个家中堆满杂物、在外衣冠不整的男子会是生活和职场的得意人士。这并非刻板印象导致的偏见,而是人们的意识和外在世界彼此呼应的结果。

唯物主义者承认,外在环境确实能够影响着我们的心理状态。日本作者山下英子写了一本书叫做《断舍离》,其目的便是通过一边收拾家中的破烂儿,也同时收拾心中的破烂儿,以行动的变化带动心灵的变化,从而让生活更加舒适自在。而我们的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在杂乱无章的书桌前往往难以集中精力,而在整洁舒适的办公环境中往往有着更高的工作效率。

其实,人们的心念也能够影响外在的世界。佛家讲依报随着正报转,所谓“正报”乃是人们自身的心念行为,而“依报”则是外在的物质世界,是钱财地位、亲友关系、饮食起居、臧否祸福、生老病死等与我们生活幸福与否休戚相关的一切。而外在的环境是与人们的心念相互匹配的,换句话说,就是指外在的环境如何皆是我们拥有何种心态和行为所致。心念是种子,而外界的环境不过是种子长出来的果实。易经亦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与此的含义如出一辙,这也就是所谓的命运。

我们的心灵与外物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凤凰非梧桐不栖,而垃圾则会进垃圾桶,我们的种种习气会将我们引至相应的外在之中去。心有杂念就仿佛田地间长满了杂草,杂草消耗土地的养分,杂念虚耗人的心神。当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我们所不想见到的人、不想要的结果或者其他令我们不愉快的事情上面,我们就没有精力去思考那些真正有益于我们的重要事情,而长此以往,我们的思维空间就会越变越窄,直至把自己困在其中,难以喘息。这就是人们内心常常苦不堪言的根本原因。

良田少杂草,吉人心清明。要想真正远离痛苦,便要坚定勇敢地与杂念说再见。烦恼现前,不要去培植、浇灌它,而是默默地注视它直至消失。若要彻底去除心中烦乱的杂草,便要在心田上种下光明和智慧的种子,用正知正见正念来替代私心杂念。将己心的注意力从负面情绪转向正面积极的想法。多多聆听圣人贤者的教诲,严格要求自己,见贤思齐而不与人比恶,向上要求而不向下堕落。人行正道,踏实安宁;心宽量阔,烦扰消退;理解感恩,诸事顺遂;言行恭谨,祸患远离。这样的道理并不是虚言,而真正给生命带来利益的,不是我们知道了多少道理,而是我们能运用多少道理。

当我们的屋子脏乱了,我们需要尽快整理清洁,而当我们的心灵蒙尘,更是需要及时清理净化。清洁命运的工具就在心中,你是否愿意现在就着手打扫?

相关文章

  • 心物感应

    我们都知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却不曾想过人心与外物也有着彼此的感应。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居家外出都干净体面的姑娘会整日伤...

  • 心学歌.致敬王守仁

    宇宙真谛 本无存无 心物感应 意动成象 唯心唯物 心物同体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心学灯塔 净化灵魂 返璞归真 无善...

  • 心物

    珍羞惜眷客, 沁物润枯心。 忆往时无负, 失盈念简矜。 注:平起 中华新韵

  • 心物

    看花雨过后 品茶心净时 不妨我是它 何碍它是我

  • 《心物》

    悲伤的寒冷, 让这个春天卸下了浮躁! 袭骨的人意, 让路上盛开的花朵凋零! 出门前将事先打扮好的笑容吊在脸上, 抖...

  • 心物

    袋子里有一本《金刚经》,一本《地藏经》,两双袜子,一个帽子,一个口罩,两瓶茅台,十份德庄火锅底料,两份卤鹅

  • 庄周梦蝶,蝴蝶梦庄周

    《庄周梦蝶》人跟物,心跟物之间融为一体了,心物一元,他达到了那个混沌的状态 心物一元,心物不再对立了,那当然你就齐...

  • 相濡 新世代 主题家居 一起·讲述家居的梦想和居家的乐趣

    『身安住 ·心物清和』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 然而有情色身当有所安住。 身安住,心物藉以清和,和乃通,通则久,...

  • 放生鸟前做的梦,有什么感应

    净空法师---别求感应,求感应永远没感应,有感应都是魔不是佛,为什么? 你不如法。什么才能感应?清净心才能感应。 ...

  • 从格物到格心——王阳明心物观方法论探析(二)

    二 心物关系•格物如何是格心 2. 心物关系的重新解释 重新解释《大学》格物诚正工夫并赋予“格心”释“格物”的具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物感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hn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