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静心而论1193):
我所理解的焦点效应
焦点效应, 即把自己当作是一切的中心,且高估了外界对自己的关注,这是心理学中所公认的一个事实——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也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其实,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9153328/cf0c364511631548.jpeg)
昨天去一个下属单位参加活动,原计划我们要去四人,主管领导临时有紧急会议,就没有去;当我进到他们的会议室时,发现会议室桌面上摆放着三个桌签,(一个是领导的,另两个是那两个同事的),没有发现我的名字;我当场反应自己是一个局外人;马上识趣地把自己的文件夹和包包放在靠墙的椅子上,我也打算坐在这里,尽管后面剧情有转折.........
其实当时那么多人都在忙碌,准备汇报会的会前事宜,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细节,只有我的心理变化波澜起伏;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我们对自己过分关注,并以此联想到别人也会如此关注自己,可是实际上,在别人看来,你并不怎么重要。虽说这是一件小事,尽管他们后来解释了原因,但我心里清楚,自己不是主角,不被重视很正常,不会期待别人会倍加注意你。
这里所反应出的“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 ),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生活体验,这种心理状态是让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公众场合下周围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是自己过高的估计了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是过度关注自我的一种心理状态。
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平时对自我的感觉的确占据了自己认知世界的重要位置,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了别人对自我的关注程度,而且通过自我的专注,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那么重要,不被关注,甚至被忽视也属正常,自己应该释然。
试想当你拿出一张有自己在里面的集体照片时,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基本都在第一时间先找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至于其他人则很少关注;平时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话题引到自己身上来,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被众人关注;走在大街上,自己不停调整姿态,会觉得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你似的,总觉得自己是周围人视线的焦点,自己的一举一动好像在监控下,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不知道的是还有公众心理疏忽现象,就像我们忽视与我们关系不大的事情那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儿,从我们身边走过的人,我们并没有像他们自己的关注程度那样的去关注,有时可以是视而不见,这就是焦点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有一次,一个同事快步跑着去会议室开会的时候,由于风大,她的裙子被风吹了起来,有些走光,此时,正好同事们都在往会议室快速移步,同事非常尴尬,羞得面红耳赤,心神不宁,以至于开了半天会,愣是没有听进去一句会议内容,别人看似都很正常;后来她问最要好的同事,那位同事竟然回答她,没有发现呀!她还觉得特别丢人,别人竟没人关注到这件事情上来。
焦点效应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会体现,在你看来,你和某某是朋友,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期望,满怀期待去找她办事会很顺利,但是在她看来,只把你当成普通朋友而已,很可能会被泼上一盆凉水,这样在她那里受阻就不足为怪了,因为你在她那里的位置没有那么重要,是你自己过高的估计在她心目中的地位;你们的关系,根本就没有你想的那么铁;这种一厢情愿的事情,常常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犯的错。
经历的事情多了,慢慢就会明白,在平时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千万不要高估自己和其他任何人的关系;在公众场合,也不要把自己定位太高,淡定对待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理性对待人际关系中的虚假焦点,淡定对待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