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渔舟唱皖
因兵员及将领主要来自安徽江淮一带,故称“淮军”。
虽然历来介绍淮军的书籍和文章有很多,但多是长篇累牍,叙述复杂,对普通读者来说并无法在短时间内窥探全貌,今天渔舟唱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简单叙述一下淮军从发迹、崛起、兴盛,再到盛极而衰的全过程,让大家用最少的力去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淮军的兴衰过程也深刻体现了晚清的垂死挣扎、回光返照和最后的回天乏术,淮军的命运同样也是大清的命运。
崛起,从安徽到上海
1851初,38岁的洪秀全在广西犀牛岭点起了反清的火苗,史称“金田起义”。清王朝虽急遣多方大员围剿,但并未见成效。1852年,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后迅速北上,攻略湖南,随后沿江东下,攻克武昌、安庆等沿江重镇,并于1853年3月克南京。
太平军在长江流域的成功对初登大宝的咸丰帝来说犹如当头棒喝,其至死也未能扑灭太平军。其实,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王朝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已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干草撒油,于是,洪秀全丢下了那一粒火星。
对于承平日久的清王朝来说,已无力应付如此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便放权于汉族官僚地主,采取以汉制汉的大略方针。湖南人曾国藩便趁乱世而为,初步拉起一支多由湖南人组成的湘军,在长江流域与太平军鏖战。1856年,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曾国藩也一转颓势,逐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站稳脚跟。
随后太平军与清军主要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长江流域作战,双方互有胜负,但胜利的太平已开始向清王朝倾斜。1861年秋,湘军攻克南京门户安庆,太平天国运动开始进入最后阶段。
在此背景下,曾国藩基于政治和经济目的开始有意扶持李鸿章,李鸿章比曾国藩小12岁,曾为曾国藩幕僚,与湘军一系渊源颇深。1862年,在曾国藩的支持下,李鸿章携新募江淮子弟开赴上海协助清军作战,至此,开启了淮军发迹的序幕。
李鸿章携淮军初到上海时并未得到重视,但在随后与太平天国李秀成部战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李鸿章取洋人火器之利,开始为淮军装备较为先进的洋枪洋炮,至1862年底,淮军在野战中实力已不逊色于太平军精锐部队。
从1863年初开始,淮军与太平军激战于苏南常熟、太仓、昆山等地,不断取得胜利,并逐渐进围苏州,1863年底,苏州太平守军投降,淮军攻克苏州,南京的东大门被打开了。至此,淮军、湘军、以及左宗棠所领导的淮军已对南京遥遥呈三方合围态势,南京城陷已进入最后时刻。
在湘军围攻南京的最后时刻,李鸿章停军远望,并未前去与湘军争功,此举给足了曾国藩面子,也使得曾氏兄弟在之后的“裁湘留淮”政策中大力支持李鸿章。1864年7月19日,南京城破,历时13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进入最后的谢幕时刻。
大势已定后,裁军势在必行,其中以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最为积极,在常年战争中,湘军诸将早已家缠万贯、遍布封疆,主动裁军,示好清中央,实乃明智之举。于是,一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裁军运动几乎在没遭到任何阻扰的情况下完成了。
但对刚走上政治舞台的李鸿章来说,并不想就此谢幕,其上书慈禧,言呈今大清被列强环伺,应当保留淮军精锐,加强武备,以备不时之需,慈禧深以为是,“裁湘留淮”被清政府接受。之后,李鸿章还将继续携带淮军与捻军绞杀华北战场,逐渐成长为清政府的主要国防力量。
兴盛,从剿太平军到剿捻
湘军攻破南京后,天平天国运动还保留着最后一丝火苗,遵王赖文光率领太平军余部汇合捻军张宗禹部后继续与清王朝斗争,今天多称之为新捻军。关于捻军始末,我之前在公众号中有详尽的介绍,这里便不再赘言。
太平军余部与捻军合流后,使之捻军战斗力有了较大提升,反正效果是1+1大于2的。对于慈禧来说,搞定捻军的工作当然不希望由刚立下再造之功的曾国藩来干,况且湘军大部已下岗回家,慈禧希望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能为这场动乱收个尾。
铁帽子王僧格林沁是八旗最后的荣耀,打仗也确实有一套,但对于捻军的战术变化,其一时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纵兵狂追,最终陷入包围被捻军阵斩。在僧格林沁与捻军大战的关键时刻,慈禧也下旨令湘军和淮军合围支援,但无论是曾国藩还是李鸿章对慈禧命令都是嘻嘻哈哈打马虎眼,找一大堆理由,迟迟不肯动身,作壁上观,意思很明显,这功劳你能拿你拿,俺不抢。
但僧格林沁不争气,死了。僧格林沁死后,慈禧虽然难受的不行,但是还得用曾国藩。曾国藩说你让我上行,但是得给我时间,这倒不是曾国藩摆谱,因为湘军多擅长水战,不好对付骑马骑骡子一天跑几百里的捻军。
因为湘军大部已经裁军下岗,曾国藩只能拉来淮军来用,一打仗,曾国藩感觉坏了,手感不一样了,淮军不听话,事事都向坐在南京的两江总督李鸿章汇报,此时的曾国藩已近花甲,位极人臣,对于建功争权看的比较淡了,仗打的也消极,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慈禧也感觉味了,淮军的头头还是得李鸿章来干,于是李鸿章接替了他的老领导,主持剿捻事宜,关于总体战略,李鸿章继续沿用曾国藩的,简单来说就是在广阔的华北及河南地区沿河修建围墙长堤,围困捻军的骑兵部队。
仗打的很顺利,1867年初赖文光所率东路捻军在湖北尹隆河大败后一路被淮军和湘军围追堵截,东捻一败再败,在山东境内主力尽失,虽然淮军仗打的不漂亮,但好在赢了。在赖文光死后,张宗禹所率西路捻军东向而来,李鸿章率领淮军北上与捻军进行了最后决战,奇迹没有发生,在围追堵截下,捻军最终全军覆没,至此,前后历时18年之久的捻军运动画上了一个不甘的句号。
捻事平定后,李鸿章也面临着与当年曾国藩一样的窘境,但此时情况也有所不同,虽然江南与华北暂时安定了,但清帝国的西南、西北并不安定,因此,淮军精锐得已保留,并奔赴各个战场。同时,由于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和“刺马案”的失当,慈禧决定由李鸿章代替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至此李鸿章成为汉臣之首,手握重权。
随着李鸿章的权利日臻,其手下的一帮淮军将领张树声、刘秉璋、刘铭传、潘鼎新等人纷纷荣升封疆大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淮系军政集团,从北直隶、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两湖两广等均被淮系及湘系把持,由于李鸿章与湘系的特殊关系,在曾国藩死后,湘系大佬自然向李鸿章靠拢。
由于李鸿章兼任北洋大臣,并主持洋务运动,淮军很快实现了鸟枪换炮,实力有所提升。1888年,李鸿章奉命组建北洋水师,李鸿章又以淮军为班底,组建了一支号称实力为亚洲第一的舰队,由淮军旧将丁汝昌任水师提督,淮军实现了陆海兼防,在李鸿章的层层布局下,淮军集团已成为清帝国的主要国防力量。
覆灭,从朝鲜到甲午
要说中国近代史,就不能不提日本,虽然我也很不想提。日本别看地方不大,但人心很野,并不甘心久居弹丸。从唐朝到明朝,日本人两次染指朝鲜,但都被当头一棒,敲了回去,很显然日本人并不甘心,俗话说有一有二就有三,日本人一直在憋坏。
憋坏简单,但要使坏,那是要需要实力的,长久以来,面对统一的中原王朝,日本人是有憋坏的孬心,但并没有使坏的勇气。
中日实力的天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逆转的呢?学过高中历史的都知道,明治维新,当清朝正和太平天国打的正欢的时候,日本率先开启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军事、经济体制改革,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启了“脱亚入欧”的进程。
清政府还是有明白人的,在大乱初定后,清政府高层也看到了富国强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几乎和日本同时期,清政府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这倒不是清政府想搞,但不搞实在不行了,发心就不真诚,搞来搞去几十年,只搞成了面子,没有搞成里子,世界大势浩浩荡荡,不是没有给过清政府机会,但也不可能一直给,中国封建体制的强大,此时恰恰成了最大的阻碍。
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全权负责洋务运动,虽然使得清军在海陆两面都有了很大提升,面子是有了,但实力究竟怎么样,谁也拿不准。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加紧了对琉球王国(今冲绳岛)的吞并和对清政府及朝鲜王国的试探,彼时的清政府并非不知日本的狼子野心,但自平定太平天国与西北回乱后,清政府开始对新疆及越南用兵,无力东顾,对此,日本自然心领神会,开始步步紧逼朝鲜。
朝鲜,作为大清的属国与近邻自19世纪中后期同样灾害不断,上层党争日趋白热化,民不聊生,国力孱弱。对于日本对朝鲜半岛的野心,西方列强同样洞若观火,但其坐看甚至拱火日本与大清在朝鲜半岛斗法,以期中日两败俱伤,其坐收渔翁之利。
此时的李鸿章自然深知朝鲜王国对大清的重要性,在朝鲜问题上与日方多方斡旋,尽量争取保持朝鲜的“独立性”,鉴于清方在朝鲜问题上的强硬,日方高层认为,唯有战争方能将清朝势力驱出朝鲜,于是,日方加紧备战。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自知无法镇压的朝鲜王国乞兵于清,听闻消息的日本也派兵入朝,气势汹汹要与清军决一死战,同时,李鸿章也命淮军将领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入朝,对于即将爆发的中日之战,其实李鸿章并不愿意开打,无论是淮军还是北洋水师都是李鸿章的安家之本,李鸿章希望尽量避免战争,和日军以拿国运相赌的气势相比,清军从开始便战和不定,畏首畏尾。
1894年7月底,中日陆战首先开打,中日双方军力均在15000人左右,几乎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在平壤城展开攻防战,此战真正印证什么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面对日军清军主将叶志超再也没了当年打太平军和捻军的勇气,在战局胶着的关键时刻竟树起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在撤退途中被日军伏击,登时溃败,六天狂奔五百里,一口气跑到鸭绿江边,几近丧家之犬,随后日军高歌猛进,占领朝鲜全境。
真正决定中日命运的并非陆战,而是海战,1894年9月中旬,日本陆军在攻陷平壤后,海军也在寻求战机与清军进行决战,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遭遇,又是一场几乎势均力敌的战斗,但结果却是北洋水师损失惨重,“致远”号舰长邓世昌殉国,李鸿章为保存残余实力,命令北洋水师躲入威海港内,不准巡海迎敌,自此日本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
获得黄海制海权后,日军海陆两发,登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并威胁京师,此时的清政府已被吓破了胆,几近哀求日军停手。1895年初,日军在山东荣成登陆后开始从陆路威逼威海卫军港,此时清军在直隶仍陈有大军,但以拱卫京师不以轻动为由坐看威海卫陷落,日军攻占威海卫后,残存的北洋水师已陷入死地,1895年2月11日,淮军名将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拒降自杀,日军进占刘公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除去其他客观因素,以淮军为根基的赴朝陆军和北洋水师表现堪称拉胯,不仅是作为赴朝统帅的叶志超,驻防在清朝龙兴之地东北的淮军诸系往往也是一触即溃,溃不成军,就连李鸿章都直言淮军的表现实乃天下之大辱,此战后,淮军正式淡出历史舞台。在失去手中最大一张政治资本后,李鸿章被解除了位居二十五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投置闲散。
清军在甲午的失败,对中日两国均影响深远,战后日本正式迈入准列强之列,他们下一个将向俄国挑战。而战败的清朝无疑正式敲响了灭亡的丧钟,此后无论如何努力,只是徒劳之功。淮军在危局中崛起,趁着洋务的东风,似乎短暂看到了富国强兵的假象,但甲午一战,戳破了最后的黄粱美梦,正如李鸿章所言:办了一辈子的事,都是纸糊的老虎。
但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淮军后辈袁世凯将在天津小站重新点起淮军复兴的大梦,基于和淮军的渊源,袁世凯对皖系兵源多加重用,在其死后,皖系军阀接过袁世凯的衣钵,正式登上北洋政府的舞台。于是,在李鸿章李合肥之后,另一个合肥人段祺瑞,也以段合肥著称,这两个合肥人对晚清及北洋民国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样也毁誉参半,其个人荣辱的沉浮,也影响着背后其派系的兴衰。可以这么说,淮军和皖系军阀史,就是半部晚清和北洋史。此文仅为略谈,并未详尽。感兴趣可捉书来读,亦有颇多收获。
文章用图:影视&网络
本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