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唐代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耳熟能详的古诗很是应景,每年的清明节无不“雨纷纷”的景象,似乎老天也在为亡者哀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变的却是我们那颗祭奠哀思之情!
又是一年清明时,霏霏细雨,点点愁思,几多离人泪。一样的祭拜,一样的踏青,不一样的是新时代,我们有新的祭奠方式:网上祭奠也成为一种时尚,更为喜人的是,今天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通过cctalk平台,以诗歌的形式寄哀思于清明。
别样的清明祭奠“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只缘于一句话,只缘于一个想法,“新父母成长学院暨彩虹花和悦汇清明诗会”仅在一周的策划下就如约进行啦!
陈芬老师和张晓军老师网上一线牵,以一首《快把窗子打开》拉开了诗会的序幕,吸引了积极参与的老师和同学们。
别样的清明祭奠两位老师搜救整理了有关清明的诗词《清明》、《寒食》、《嗅梅》、《苏堤清明即事》……一首首应景之诗唤起了阵阵哀思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也是我们的中华魂,正可谓“血可流,头可断”民族气节不可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用饱含优美韵律、寄予丰富感情、流传千年的诗歌向逝者传递最真挚、最深切的缅怀之情。诗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及老师们积极上麦诵读,寄哀思之时展示了自己的诵读水平。
诗歌打破了时间的限制,经久不衰;互联网打破了空间的限制,焕发别样生机。
诗歌会上,陈芬老师唤起了我们对于烈士的崇敬之情,组织我们向四川火灾中牺牲的战士们默哀一分️钟,短短的一分钟代表的是一种崇敬,更是一种警钟:水火无情!
别样的清明祭奠 别样的清明祭奠新时代,新风尚,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传统风俗,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愿薪火代代相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