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边走边旺
前年,村里的公路终于建好,从此回家的路更方便,不用担心半夜下大雨而无法出去。公路一建好,宽平的水泥桥,两河相望的两个小组村民无缝连接,也意味着我们村民小组不再是孤岛。
五点鞭炮噼噼啪啪,锣鼓声声伴随着道士的念经声,惊醒了大公鸡第一声打鸣,布谷布谷、汪汪汪,各种声音接踵而至。赖到六点起床,推开窗户一看,东边已经红了脸,今天大太阳。
水稻郁郁葱葱高过田坎,玉米高粱绿油油的比人还高,不远的山前,玉带似的薄雾若隐若现,淡蓝的天空,被朝霞照得透亮。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7768/5d2fe3e4f3a82486.jpg)
返程已经纳入倒计时,趁着天气好,把父母的衣服和床单被套洗了晾干。
早餐后烧一大锅热水,洗衣粉倒入大盆,热水倒入充分搅拌,放入要洗的衣服被套,浸泡几分钟后,一件一件搓洗第一遍。一不小心就是两桶,找来担钩,挑着去河边清洗。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7768/293536f9f38882bd.jpg)
等我挑着桶子下河时,路边的高粱地里,叔叔正忙着除草。早的邻居已经洗好衣服回家,她们告诉我,河对面宽一些,去河对面好洗一些。
谢过邻居后继续前行,打湿了水的衣服好重,许久没有挑过担子的肩膀,隐隐传来痛感。左肩换到右肩,右肩又换回左肩,幸好还用手提着桶子,否则双肩更吃不消。
走到桥这头,我们小组这边没人,就听到啪啪啪的木棒敲打衣服的声音,河对面已经有人先行一步。
小心来到河边,一问一答,知道是那晚歇凉的一位,二姐的一位同学,白天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
洗着衣服聊着天,说到以前看电视,需要跑很远的路。那时放《霍元甲》,每晚吃过饭就跟在老父亲后面,穿过左边的石桥,到河对面看电视。
最早的黑白电视,主人家可是要收钱的,美其名曰收电费,2分钱还是5分钱一人。每天饭碗一放,就跟在父亲屁股后面,跑得飞快。古老的石桥,留下了童年的快乐。
洗衣服的人,来了又走了,剩下我一个人努力的把衣服放在河里揉搓透水,直到没有洗衣粉泡泡为止。
不知洗了多久,太阳越升越高,幸好河边有一棵树挡着,才不至于暴晒。
一片黄色的树叶落下,在风的热情推动下,随着水纹一摇一摆,像小船一样慢慢游向河心,向新桥靠近。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7768/176b75eb240c8c72.jpg)
天蓝高粱绿,小桥宽厚实,它们的每一分变化,小河都清晰留下了它们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