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抽空阅读了作家苗炜老师的《文学体验三十讲》《写给大壮的信》等书。苗炜老师在书中提到,自己之前热爱旅行,尤其是年轻时候总想去看看外边的花花世界,但随着岁数增长,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也在逐年减弱。之前参加法兰克福书展,他感兴趣的反而是书展旁边的厨具店,尤其是有了儿子大壮之后,在外边只想早点回家守着儿子过安稳日子。
村上春树说,“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我发现人是不知不觉变老的、或者不知不觉一点点死去的。而今接近不惑之年,尽管我觉得自己还年轻,但也违抗不了自然规律。可能是随着岁数增长新陈代谢变慢、身体细胞老化等因素影响,我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以前那么热爱阅读、热爱思考、热衷于了解新知了。在网上买的新书很多连塑封都没拆,订阅的公众号也没以前那么爱看了,影院上映的新电影也不像以前那么吸引我了。似乎感觉对文字、对新知、对生活的感受力都在不知不觉缓慢下降,但又对这种下降或变化安之若素,不再心急火燎害怕被淘汰,觉得落后于时代、落后于他人又如何呢。
从青春期到二三十岁,我感觉是自己截止目前人生过得最痛苦的一段时光。彼时我对自己的个性不满意、工作不满意、生活不满意,一切的一切都不满意,我渴望变得有钱、渴望满腹才华,渴望摆脱强迫心理体验一下正常人轻松自在的生活,但这些梦想一直到现在统统没有实现。
就像那句笑话说的,前半生不如意,别怕,下半辈子你会慢慢习惯的。活到现在,我不再急于摆脱、乃至全盘否定自己的个性弱点、生活际遇和随之而来的各种痛苦,慢慢学着随遇而安、随缘而住;不再像年轻时候跟自己死磕到底、头破血流在所不惜。由此反而心境平和、内心放松,觉得日子也就能一天天往下过了。
多年来我热爱买彩票,我知道这是一种逃避生活的粗鄙恶习,是一种精神鸦片,但就是心存幻想,觉得自己肯定会中大奖、迟早会变有钱,我不敢想象一辈子就这么庸庸碌碌活下去会怎么样,内心根本接受不了。而现在不接受也只能接受,再甜美的梦终归要醒。现在我感觉即使一辈子没中大奖,那么没啥,自食其力、好好工作,我也能充实愉悦、开开心心地活下去。
比起没钱,一直以来我更加痛恨自己软弱胆怯、强迫不安的个性,我多么羡慕身边同事、朋友、亲人们轻松随和的个性,以及自由自在的生活啊。我怎么感觉只有自己活得那么别扭那么强迫那么痛苦呢。挣扎了这么多年,自我个性弱点一点没变,只不过自己慢慢看开了,也就这样吧。一方面尽可能接纳真实的自己,另一方面还是要“勉强”自己行动起来,每天该干活干活、该吃饭吃饭、该休息休息。就这样渐渐的,我也算是找到对治自己的好办法了——那就是勉强、勉强、再勉强。你不勉强自己,整天纵容自己在痛苦消极、焦虑不安的心理泥淖中沉沦,只会越来越糟;无论当下心境如何糟糕、勉强自己先行动起来再说,随着一步步行动、一点点干好手头事项、工作啥的,内在心境及外在生活境遇,也就一点点自然得到改善和提升了。
人比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最强的一点可能就在于人有自我意识。人的意识之光就像火炬、像手电筒一样,照到哪儿哪儿亮。而被意识之光觉察到,则是解决或改善你人生问题的第一步,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被意识之光觉察到的人生,就只能过着在无意识黑暗中靠本能驱动的生活吧。
二三十岁的时候,我觉得那时候的日子过得最痛苦,而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候自己最血气方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欲望、热情与痛苦的希望。按照这样的道理,现在、今天也是我目前人生中最美的一天,比起以后的岁月,今天、当下的我精力最充沛、身体最健康、情绪最开朗,对人生怀抱最美好的期许和希望……既然如此,那就抓紧时间享受这最美好的一天,也抓紧时间在这最美好的一天好好奋斗、好好努力,不辜负光阴、不辜负生命,去创造心目中的美好未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