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地平线 李皓
曾立下flag在明年3月积累了大厂经历以后再给自己做个复盘,但假期中自己确实尝试和思考了很多,也因此想提前记录一下自己的状态,避免自己的思考和感官钝化。
一、做AI产品前的一些思考
作为一名商科学生,还是本科生,无论是走AI还是产品,在同侪中都是一种异类。我的产品之路一开始也并不坚定,和传统的商科生一样,我的职业探索之路以咨询和投资开场,在尼尔森、RB、DT零零散散一共实习了接近半年,从期待向往,到自我审视,最后另寻他路,探索新的行业。得益于某位VP的介绍,中途来到了一家初创,算是开始接触到产品这一岗位。后来到复星跟了一些和科技赋能有关的项目,结合自己在咨询看到的一些趋势,便有了在AI产品赛道上试水的念头。
我曾思考过商科生进入AI产品赛道具有哪些竞争力。当时设想的是:首先在技术上,肯定不如一些数学、软工、通信、材料背景的研究生,对于产品岗而言技术的话语权、运用方式,以及给产品岗进阶带来的阈值有待我去学习和验证;其次是沟通和管理能力,涉及到如何协调销服和研发测试之间的关系,当好中间的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商科生确实有一定优势,即使不能尽善尽美,至少也能做到有条有理;接着是商业能力,涉及到了解行业、公司的商业逻辑,洞察市场、洞察对手、洞察需求,商科生往往也更加容易具备成型的强逻辑性的商业思维,会有一定优势;最后是职业技能,商科生一般法务、财会、行政、BA类的知识都会有涉猎,学习能力也强,综合来看也能做到全面。
有幸暑假通过种子计划来到了地平线,地平线是一家成长迅猛的AI独角兽,我开始在人工智能赛道学习成长,并也有了机会开始逐点验证我原本的想法。以下观察和见解均针对于人工智能硬件产品这一赛道,首先想分享自己对于技术的理解。
二、对AI产品岗技术的理解
对于AI行业的产品岗,技术的要求处于中档,广度的优先级高于深度。对于AI产品岗而言,要求的和技术相关的输出有OR需求文档、产品特性列表等,即从客户的角度将需求拆分,形成可比较、可操作、可传达的指标和to-do list。
产品将这些需求整合并拆分为系统或产品package后,需要持续和研发、测试确认和跟踪,和项目经理一起确保方案的执行,其中也需要对于技术的理解,这些理解决定了你如何将参数和指标转化为用户体验,继而转化为销售机会。这里会涉及到许多真实开发场景下的细节,例如如何安排优先级、如何和项目一起确认WBS、如何确认sample评审时间和里程碑、如何保证系统耦合性等等,没有技术和项目经验加持,在需求落地环节中将会遇到不少困难。
以上是在日常工作中技术主要的应用场景,接下来想分享一些针对“AI产品如何培养技术能力”这一问题的看法。
产品经理对于技术的理解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难以在短时间(三个月)内速成。首先需要对产品开发流程有全面的了解,对颗粒度有良好的把控。此外也需要随时与公司的技术能力同步。我个人是先阅读一些行业资料,如行业研究、开发流程等,并持续刷新企业的FAQ集,确保自己了解产品状态。
持续学习其他AI技术也会让人受益。在地平线工作最主要的感受就是持续学习。地平线提供的教学资源实在丰富,平均下来几乎每两至三天就会有公司内部或外部专家过来开课讲技术,基本所有的课都会保存在公司内网。平时工作做完以后,我会打开内网的文件夹看看算法看看技术,对自己的要求是要了解应用场景、应用方式、基本原理和前沿技术。在短期之内,这些技术或许不会帮助我提升业务能力,但能够提供我一些AI技术融合运用的思路,并帮助我更加明确自己所在部门所在技术领域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