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时候,年少无知,目光短浅,眼睛里能看到的只有眼前的好光景,以及眼前的人。
对酒当歌,爱恨离合,目光清冷,鲜衣怒马。似乎什么也可以失去,于是不屑于讨好谁,同样也不懂得珍惜谁。
就这么恍惚地过了三四年。因为感情离开一座城,因为感情留在一座城,兜兜转转,最后仍只自己一人。
微笑着、逞装着、犹豫着、慌乱着、沉寂着,然后时光倏然而逝,惊觉的时候,发现又一个四年,被夜晚掠夺一半,被工作占据剩下的一大半,再被情绪翻涌吞没其余部分……一切那样快,迎来了26岁,又眼看它过去了一半。
七夕这天,已有两个女儿的上司收到了老公寄来的鲜花。她说一早老公给她发了1314,他从来没有送过花给她,今天让她挺意外。又说起俩人调情的话。听着她说,感觉这样的婚姻似乎很平淡,却也有着稳妥的幸福感。
然后她问我下班的时候都做些什么?说自己已想不起单身的时候下班都做些什么,如今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孩子。
我想了想,发现自己下班后确实也没有做什么具体的事,注意力往往被各式各样的内容吸引、分散,然后时间就被消磨掉了。
26岁,重要的变化清晨在公车上,看到逻辑思维公众号里推送的关于经营婚姻的清单,有一条内容是:“结婚尽量晚一点,自我建设越成熟,越容易建立起稳定而有建设性的婚姻关系。婚后生育尽量早一点,因为孩子所创造的惊喜,超出了你们的所有想象。”
我记得这位上司写过的关于女儿的诗篇,还有庆山的《她》,给我的感觉,都是那样温情而软糯。于是不禁渐渐开始认同,能够和爱的人一起生养孩子,或许真的是一项可以憧憬同时能够给生活带来充实感的事。
那天清晨,处理家务的时候,意识到单身的日子真是懒散,一点点家务就觉得是做了件大事,打扫清理也并不仔细彻底。而一想到那些成了家的女性,不仅家务担子重,还得承担起对另一半、老人、孩子的照顾,很多还要在职场默默打拼.......第一次觉得,结婚并不是对小情小爱的交代,也不是完成人生某项既定的功课,而其实是一项由一个成年人做出的,决意开始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管理好自己的人际、欲望、情绪,并开始承担重担的了不起的选择。
想想看,能够满心赤诚地和一个人建立起亲密而长久的关系,为对方甘愿摒除其他多彩迷离的选项,为之收敛和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承担起一个甚至两个家庭的重担......那些一往无前地选择这些的人,难道不是生活的勇者吗?
而没有能力和另一个人交换真心,也不肯为他人去付出和经营,却伪装成“为了真爱不愿将就”模样的人,某种程度上来说,难道不是生活里的 selfisher 和 loser?
回头思量自己如今的这些观点,会惊奇于年龄递增带来的心态变化:
在去年的时候,我甚至还在想,自己可能以后不会要孩子。之所以如此,既有对自己能否将孩子生养教育好的怀疑,也包含对孩子或许严重剥夺自我的时间和自由、影响自己在职场立足的担忧。如今却渐渐觉得,如果和爱的人情感稳固,怎么样,也还是要克服困难生养孩子,充分体验生为女人的完整。
26岁,重要的变化在今年以前,关于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欲望,我尚有有太多听之任之的倾向。如今有时看到年纪相仿的朋友发来一些慌乱躁动、坐立难安的情绪,一半觉得熟悉,一半又觉得疏离:真的都好像一两年前的自己。
那时候的自己,常常会在下班的时候想着去哪里走走玩玩,总会有落寞孤寂的强烈感受,想有人陪;看到下雨、晚霞都会在心里默默希冀浪漫的场景发生,看到过节便会开始感慨怎么自己还是一个人;对身边的男生挑剔苛刻,却不去思量自身的问题和短板……
如今,面对和曾经同样的落单境遇,发现自己都已经能够波澜不惊;空闲的时间,会更多想着自我提升;也开始有意识转换阅读的口味,让自己不再局限于一个狭窄的领域;会更加注重社交质量而不是数量,爱上一个人泡咖啡店、逛街、跑步;开始懂得站在男孩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他人的包容性、理解心变强;对很多歌,很多话,渐渐品出了其中味,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在房间里看时间分分秒秒过去时不再心慌,独处对于自己不再是问题。
同时也越来越觉得,写字、读书、喝茶、玩香、音乐、英语、看电影、散步、咖啡、逛街、跑步、听书.......一个人的时候,好玩的事情其实也很多。而在遇到那个人之前,完全可以将这些时间用来自己一个人细细体会、品味,然后将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延展开。而婚姻,会是单身生活进阶之后,下一个阶段更高级的通关内容。
凡此种种,都是到了如今26岁的年纪,突然开始一件件明白的事。
或许有一天,曾经那个一度怀疑婚姻的人,遇到了心意一致的人,说嫁就嫁了;也或许距那一天,还要很久很久。在此之前,修身修心修能,沉下身积累,打开心领悟。直到化为一味料,隐去面目和爱憎,心平气和、心甘情愿、心意圆融地汇入生活的真味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