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教育
读到这个成语,从心底深处感觉到了痛

读到这个成语,从心底深处感觉到了痛

作者: lhw8432037 | 来源:发表于2018-02-26 00:27 被阅读31次
360se_picture (2).jpg

公元前735年那次无效的劝说了

卫国大夫石碏劝告卫庄公,要么把卫庄公最宠爱的小儿子州吁立为世子,要么就不要再宠爱这个庶出的儿子,劝说没有效果。

石大夫的儿子石厚和州吁关系非常好,石大夫劝告了卫庄公没有效果之后,就禁止儿子和州吁互相往来,儿子不听,劝说仍然没有效果。

石大夫的劝说实在是失败,从国君到亲儿子都不听他的,看来他虽然看得深远,想得明白,但是说出来就是没有人信。说出来的话,如果没有人信,那就没有任何价值。石大夫也觉得没有人听自己的很尴尬,就告老还乡去了。

第二年(公元前734年)卫庄公死后,卫恒公当家作主了。

当年卫庄公的大老婆:庄姜是齐国太子的妹妹,身份高贵;二老婆厉妫,陈国公主;三老婆戴妫,厉妫的妹妹,也是陈国公主;而庄姜没有生育,厉妫生了个儿子可惜早夭,恒公是戴妫所生的,庄姜非常疼爱,视为己出。

而庄公最疼爱的州吁的生母连名字都没有,估计是丫环,身份实在说不上高贵。

石碏对州吁的预判一点一点开始应验。恒公刚刚完成了权力,第二年(公元前733年),州吁就因为骄横奢侈,被罢免职务,赶出都城。这一去就走了十几年。

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州吁终于杀回来了,弑君自立。但这个上台的方式太不正统,他怎么也没有办法让国内的臣民接受他上台的现状。

石厚不是一直跟着州吁吗?这么多年的不离不弃,终于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真像是创业公司十朝创业,一朝上市那种扬眉吐气的感觉。面对大家的冷淡和反抗的暗流,石厚也得想办法出力解决。

想来想去,石厚就向自己的老父亲求教了。

360se_picture (1).jpg

父与子、家与国,老父亲的心痛有谁知道呢?

石碏不亏是治国老江湖,果然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但是儿子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就是一个局。(接下来的事情实在有点不忍心写了)

石老先生说:“如果周王同意你们的觐见,那就相当于王室承认了你们呀。”

石厚琢磨琢磨觉得很有道理,再加上是自己老爹的话,于是深信不疑,连忙问:“怎么样才能得到周王的允许?”

“周王现在很喜欢陈恒公,陈国和卫国现在挺和睦的,如果请陈公出面的话,周王必定是可以允许的。”

石厚高兴极了,就像小时候每次从父亲那里得到了夸奖一样,高高兴兴地回去,和州吁商量如何请陈公的事情。

这边石碏马上派出使者,送了一封信给陈公。“卫国这么小,老夫又这么老,对于国事实在是无能为啊。州吁和石厚这两个人,是弑君的人,我请求您能把他们拿下。”

我不知道写这封信的时候,老石碏的心情如何。

写这封信的时候,应该是一个晚上,风过树丛,“沙沙”声入耳。案前,灯下,发须皆白的老人停下手中的笔,凝视望向窗外,这一封信渐近收尾,他知道这信只要一送出去会是怎么样的结果。

儿子小的时候的样子渐渐浮现在眼前,一开始的那粉嫩的肉团,眨眼间的蹒跚学步,咿呀学语,接着就是给自己背书写字,还有就是二十及冠时那深深一礼,再有……再有十几年前,匆匆一别,仓皇奔上逃亡之路。

再见面的时候,多年逃亡的儿子已经明显老了。今天的一面,作父亲的要在家与国之间抉择,为家就要叛国,为国就要灭亲。虽然早已经有了预判,虽然早已经劝过儿子,但是当真到了这个时刻,内心仍然撕裂至痛。因为那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血脉相传的儿子。

但是这封信,最终还是送了出去。石大夫的儿子永远没有再回来了。

前面说了,卫恒公就是陈国公主的儿子,州吁杀了恒公,那陈国人怎么能没有想法?如果州吁一直在卫国还倒罢了,现在送上门儿来,岂不刚刚好?可惜州吁只想到觐见周王的“利”,却没有预见到进入陈国的“害”。

陈国人拘禁了州吁和石厚。当年九月,卫国派出使者右宰丑在濮地杀掉了州吁。石碏派出自己家的家宰乳羊肩在陈地杀了石厚。之所以不是卫国的右宰把州吁和石厚一齐处理了。就是大家都觉得石碏老先生做了这么决绝的一件事儿,到最后是不是可以放自己儿子一回,就像小时候,儿子做错了事情,父亲总是会原谅他一次又一次的。

但是这次,父亲再也没有原谅他。

360se_picture.jpg

如果家庭教育得好,历史上会少一个成语,多一对快乐的父子。

可惜,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大义灭亲”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后面或许还有一个老父亲浑浊的泪水吧。不知道,老人家有没有后悔在更早的时候,再强硬一些,再多劝一次,可能就不会有这么一步吧。

当家庭教育失败的“产品”被社会退货了。家长必须承受教育失败带来的后果,而且一定会依据后果来完成付出相应的“回收成本”。

这个成本有多大?如果老石碏不果断采取措施。卫国人之后对州吁的反攻倒算迟早要来,那么石氏家族还能不能得到保全,那是有更大的风险。

唯有大义灭亲、壮士断腕吧。这一点,可比现在的一些父亲母亲的好得太多了。可能是人心变了,可能是袒护的成本小了,但是同样弥补过错的代价也在降低,相对于古代,现代社会更加宽容了。

对小恶的绝不宽容,在小处的坚持原则。理性父母的坚持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规矩。

相关文章

  • 读到这个成语,从心底深处感觉到了痛

    公元前735年那次无效的劝说了 卫国大夫石碏劝告卫庄公,要么把卫庄公最宠爱的小儿子州吁立为世子,要么就不要再宠爱这...

  • 欲哭无泪

    有一种痛 在深深的心底 有一种泪 在眼睛的深处 欲哭无泪 因为太痛了 泪已流不出来了 痛在心底 有痛才有爱 知痛才...

  • 诗絮韵情深

    暖阳携着诗意 从刻得很深很深的心底深处走来 一朵朵柔絮点缀着粒粒珠儿 润流的光阴读到了眷恋的内涵 清风触摸着滴落的...

  • 柳儿,加油!

    在燕子哭着给我打完电话的时候,我感觉到了自己浑身不由自主的颤抖,心疼,从心底最深处传来。 “月儿,我们真的老了吗?...

  • 心情

    今天的心情起起伏伏,有一种放松的感觉,但心里始终又有些遗憾。心底深处的痛一直在深处,感慨人生的无奈,心情真的很难用...

  • 2022-01-09

    我带着我跋山涉水,到了洁白的冰雪世界。你看向我,从我眼里读到了欢喜,你便欢喜了。 我看着你,笑容从心底里升起,粲然...

  • 我从《围城》读到了什么

    《围城》这本书,之前是我在上海实习时买的。后来我辞职后,一直放在家里,直到十天前,我回到家,想着家里搁置的新书都快...

  • 我从《毕加索》读到了什么

    最近带着娃读《毕加索》,自己也才开始了解这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家。 就他的个人艺术发展历程和开创的各种艺术手法而言,都...

  • 从疫情读到了《人类简史》

    天灾来临应该是猝不及防,就像1976年和2008年的地震瞬间生死两隔。但此次的冠状肺炎疫情一步步铺成开来...

  • 从《上行》我读到了什么

    在这本书的封底推荐语上,Spencer是这么说的: “在我心中,蔡垒磊是这样的人:别人看到了现象,他看到了本质;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到这个成语,从心底深处感觉到了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vd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