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论文开题结束了,有些感想记录如下。
1.很多焦虑本是莫须有
昨晚下班去学校,晚上有些焦虑,对这个没有经历过的开题答辩,给它设想了很多关卡,担心自己不能顺利通过。早上也有一丝紧张。直到自己上台后,说完自己的论文框架,才觉得根本不是什么事儿,导师们循循善诱,给了简单的修改意见,D院长对每个名字是三个字的同学,都把姓氏撇去了称呼,很是亲切。开题氛围愉悦,是我不曾想过的。
回想自己,每一次,总会放大那些自己不曾体验过的事情的难度,给自己制造很多紧张情绪,可当自己真正参与其中时,才发现,不过如此。可为什么自己每次都会下意识地做出错误的判断、认为它们艰难、给自己制造莫须有的焦虑情绪?我的感知哪里出了问题?
是因为对安全感的过分依赖?导致对不确定性产生的恐惧?
不得解。暂时唯一能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去经历更多的不确定性,通过主动积累,提高这方面的免疫力。
2.那些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事其实难能可贵
这次开题有个明显的感受,凡是M老师负责的学生,开题报告需要改动的地方极少,与此同时,不乏有其他一些同学需要做大量修改。作为M老师的学生之一,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幸运。回想写开题的经历,每次写好后都不是通过邮箱发给M老师,而是直接微信发送,从未考虑过老师是否方便通过微信阅读,但之后总能收到多条语音建议,从题目到章节到章节下面的布局,老师事无巨细,再三帮着梳理逻辑和架构。她给我的回复通常是在晚上十一点后。
相比较其他同学,我们可能并没在框架的构想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或者说走太多的弯路。
本以为,这一切并无特别,甚至理所应当,今天才发现这其实难能可贵。
3.领导者的艺术
开题共有五个导师参加,其中一个是D院长,她最后一个发言,做些补充和总结。注意到一些细节,比如,M老师给出同学修改意见后,最后D院长在总结时,会扭头向M老师“M老师刚才提的xxx特别好,我也觉得是…”、“我也和M老师想到一块了…那个xxx应该怎么怎么做…”、“M老师,你觉得这个应该怎么优化一下...”M老师是个相对年轻的老师,严谨认真,D院长总在鼓励、认可,以及不时地征询意见。
我没有上过D院长的课,但从这些细节当中,感受到了一个领导者的魅力和领导的艺术。
给予员工足够的认可,对于员工提出的可行建议或观点,不吝啬鼓励和赞美,即便那些观点或建议原本就存在于他的头脑中,但依然要表达出“这是你先想到的,很棒,我也跟你想到一块了”,还有时不时地征询员工的看法,让员工充分感受被价值被认可。对于核心员工,这样的激励虽不涉及物质,但它所带来的效用并不亚于物质激励。
“水利万物而不争”,大概可以形容这样的领导者和他的领导艺术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