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参加了我的老师——念顷老师的“心游记”课程,一年下来收获很多。老师给我们的口号是:凡寻者必寻见,为己为众生!就是要先成长好自己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也更容易帮助别人,也就是“花若盛开,蝴蝶自来。自己还是没盛开呢,却想让蝴蝶来,人家会来吗?即使会来,来了又干什么呢?
亲其师,信其道,关于信任老师我不想空洞洞说自己怎么怎么信,我现在是由原来的想老师怎么想的,猜老师要做什么?转为看老师是如何应对我们的发展的,从而学习到老师更深层次的本领:如何应对变化,如何影响别人。同时也更好的理解了老师,也看到了老师是如何对大家的成长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包括两次课程的组织,虽然不是老师要的(不知道是不是我又自以为是了)但老师也很好的“接盘”了。真正看到了老师是如何做到:不管生活给我什么,我都知道该怎么做。
老实说当初我竞选班长是报送极大的希望的,后来对大家状况和我自己的管理能力是不满意的,所以申请辞职了,但对班级还是关注的,那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觉得自己当时没有尽责,所以又参加了竞选,虽然落选让我有点不舍和遗憾。
就像老师在我做班长时说的,你想那么多,怎么有时间看到全局……后面的发展我也觉得我退出来是对的,确实更清醒的看清自己的状况:盲目的乐观,自以为是,总以为我考虑的全面替大家着想……不过是自我陶醉而已,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今天的听说了”滥好人“一词,然后又去查了一下:感觉有些冒冷汗,因为滥好人”:富有同情心(无原则),主张宽容(无原则)。
“滥好人”的特征是:看问题只看表象,不看实质;分析问题只用感性思维不用理性思维(或根本没有);只看局部和具体的个人命运,而忽视法律和公众权益;同情心有余而正义感不足。本能而无原则地站在貌似弱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有时可能助人为乐,却变成了助纣为虐。
如今我更清晰的明白了为己的重要性,一直还在想着为班级努力的付出却给有些人带来了负担,一想在工作中落实正确的教育理念(老师说以一己之力和当下的教育在抗争时我也很有感触,在我们这小范围内我也在做这样的事)多年来一直在努力,但是感觉也是在对抗,可能需要调整模式了。
记得有句话说的是与其去捉马不如种草来引来马,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多把精力放在“为己”上吧,别总是一厢情愿去“单相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