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说管理者必备的三大技能,它们分别是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
这个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罗伯特.卡茨,于1955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这是他针对当时美国企业界涌起的寻找“理想经理人”热潮的研究成果。
他把管理人员分为三个层级,基层管理人员(班长),中层管理人员(车间主任)和高层管理人员(总经理),指出不同管理层级对这三种能力的需求比重是不同的,研究结果如下图:
各种层次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先来说基层管理人员(班长):
基层管理人员能力中,技术技能的需求比重最大,这主要是因为基层业务多是明确具体的,要胜任这一岗位就要对所管辖的业务很清晰,比如电焊班长多是焊接高手,他不一定是最顶尖的,但是他的业务技能能满足几点要求:1、评估不同任务的难易程度,衡量物量多少。2、面对复杂任务或者“老油条”的刁难,能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3、了解每个人的水平,做到合理派工。这可能是基层管理人员选拔存在“学而优则仕”现象的原因之一。
概念技能:要求不高。
人际技能:这个层级的人际技能,重点是开展团队合作,提升执行力。
接下来说中层管理人员(车间主任):
中层管理人员对于技术技能要求有所降低,概念技能要求提高,整体来说三样技能较为均衡,不可偏废。
中层管理人员是承上启下的一层,是执行战略的重要环节,承担着解读和转化的功能,需要将战略细化为计划,将精神转化为行动。因此中层管理人员要有概念技能把握整体局势,要有技术能力做出合理安排,也要有人际技能做好部门间合作和凝聚内部战斗力。
高层管理人员:
高层管理人员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是掌舵人,这个岗位对于概念技能要求最高,处理的大多是非结构性问题,他们能将事物抽象化,善于抓住问题本质。
高层管理人员心中装着企业的未来,并把蓝图、精神注入企业文化,变成企业每个人行动决策的软指南,正向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便自然产生升力,助企业成为良性有机整体。
管理者这样治理企业,最终达到孙子兵法讲的境界,“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稻盛和夫初到日航,先从培训着手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