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蒙蒙的天空打着雷,确乎没有稍停片刻的意思,哗啦啦……有点像小时候唱的儿歌。不久后,大雨倾盆而下,老人们唱告诫小孩说,“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鸡迟宿,鸭欢叫,大雨不久到。”这类似的谚语还有很多,可是后来已经慢慢被忘却了,更何况现在蛇少了,鸡鸭也慢慢从单个家庭里消失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活动导致了气候变暖以至于以前那些东西并不那么灵验了,这就是这些谚语被忘却的一些重要原因。
在我们的乡下,一家有事百家帮忙,这种场合下三五老人通常还聚在一起说说话、谈谈情;稍有点年纪的人也会聚在一起打打牌、喝喝酒、谈一些琐事;中年人也会打牌喝酒,但更多的都是在忙;年轻人则主要以打牌喝酒为主,时不时还会说一点年少轻狂的事以及自己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包括干活、家事等);刚成年不久或快要成年的人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都是三五成群的或坐或蹲在一起玩手机,时不时嘴里还臭骂几句;最有趣的当属儿童(三五岁左右),这类孩子最讨人欢喜,中被长者逗——摸摸头、捏捏脸总能逗乐不少人。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实在我的家乡,大多人数都是很纯朴的,特别是长辈们,他们辛劳的工作为的就是三餐一宿,没有太多的人心叵测,路旁的风景即是诗和远方。婆媳之间最复杂的关系当属于养老关系,可是无论如何吵闹最后都会为其送终。
小时候,我第一次接触生死离别的时刻就是家下面的邻居家,当时小孩子都比较相信会有鬼会害人——特别是刚死人的地方鬼多,因此,即使不到五十步也会害怕得不敢单独一个人回家。
那一次,我看到了死者家属痛心疾首的哭,我还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我并问老爸:“老爸,他们为什么要哭呢?”
老爸骂骂唧唧地说:“老子一巴掌打到你回到人间,小孩子不应该说的话就别说。”
当时我被老爸吓到躲在邻居下门角,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是我说错话了。邻居家之所以要哭是因为他们永远地失去了生他养他的人以及痛诉没能好好的孝顺等等。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救苦(在法师的指领下拿着香火围着棺材转圈圈),小孩子经常会因为不谨慎而把烟火烙到前面的人的衣服,可每一次都会被微笑着原谅,纵使买不起衣服。至于是怎样下葬,以及法师们是如何选择期程的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东家有米西家借”,这有两重意思:其一是假设那一家人没有粮食了会去和另一家人借,来年在照量还回去即可;其二是要好的几家人通常会有好吃的或叫或死拉硬套的让其带上一家人去吃一顿,这种情况是互相的。
秋收时节,大家忙于收获,到了晚上就会请人一起帮忙撕包谷(方言:玉米)并将其归纳,当然在此之前还有挖洋芋(方言:马铃薯)并将其归纳——大的放在一边、小的放在一边、做种子的也放在一边。这时候如果有小孩子在,他们将会想方设法地哄小孩子一齐做事,有时候是讲故事、有时候是都小孩,总之做事都会搞得热热闹闹。
如果在夜晚分纳包谷时有嫩包谷,大人就将其打成包谷浆做新包谷粑粑,然后东家叫来西家叫去一齐吃,实在不能吃完的就将其拿在太阳底下晒干慢慢吃——嚼起来老有劲老年人一般不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