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面试官温柔可人,不少人在面试中还是会“过分紧张”。或许是太重视这个机会,或许是缺少经验,紧张到真的是难以伪装。
有“抖音”的;有“抖腿”的;有直接说不出话的,大部分同学因为紧张,直接导致面试发挥失常。面试控制不住的紧张怎么办?
面试的紧张感从何而来?
紧张是人类面对压力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紧张感能够让我们精神高度集中,判断力增强,反应速度加快。正常程度的紧张感是他人不易觉察的,只是你自己知道。
可是,当紧张过了头的时候,情况就变得不妙了。过度的紧张使人局促不安、思路紊乱,继而说话结巴、表情僵硬,更有甚者满头大汗、双手发抖。职场新人比较容易患上这种面试紧张综合症。
造成面试心理过度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对面试结果的孤注一掷、过度依赖;
对面试官地位的错误理解、盲目崇拜;
对自身实力缺乏正确认识、自我怀疑;
对自己的表现要求过高,追求完美;
缺乏社交经验,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产生莫名的畏惧。
怎样治愈面试紧张症?
1、正确看待面试中的紧张
面试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紧张的,一种是假装不紧张的。
陌生的行为谁都会紧张,你去见女朋友父母,她爸妈问,有房吗,有车吗,有多少存款,这玩意儿谁不紧张……
一定程度的紧张,不仅正常,而且有好处。
当你发现自己脉搏加快、呼吸急促,不用慌张,这是你的肉体对外界的刺激敏感,它需要你做出反应,淡定一点,如果把这些生理上反应处理好,你就能够更迅速地思考,更加专注,甚至比不紧张的情况下表现的还好。
紧张很正常,客观看待。
处理紧张的终极大招就是:大大方方地承认紧张。
如果你实在无法克制紧张,可以尝试如实说出自己的感受,直接和面试官讲:“不好意思,我太在意这次面试机会了,我特别喜欢贵公司,所以有点紧张。”
坦诚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对于用人企业来说,面试官一定会给你鼓励,你借机不仅缓解了紧张情绪,还表达了“我对你们公司爱得深沉”,一举两得。
2、正确认识自身实力和条件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模式中,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提他们的缺点或者拿其他孩子的优点。跟自家孩子的缺点比。
长此以往,使孩子形成自我怀疑的心理状态,老是觉得自己这里不够好那里不合适。大学中又缺乏对学生就业技能的有效培养和锻炼,使不少应届生和职场新人在求职的道路上妄自菲薄顾虑重重。
有一名硕士生说,他觉得有些用人单位在乎应聘者的第一学历,而他的第一学历是大专,他不知该如何应付。但如果第一学历那么重要,那还要第二学历干嘛?
这明显是他的自信心在作怪,而且,他还比其他应届的学士和硕士多两年工作经验,这么明显的优势,他却忽略了。
老是盯着自己某种缺点或者劣势不放,就会使人形成自惭形秽的消极心理状态,在面试的过程中显得没信心没斗志没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这样也很难找到工作。
3、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在一大波年轻人参加面试的时候,很容易看出社会交往经验丰富的人的表现远比同龄人沉稳自如。
他们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面试负责人提出的问题、谈话的思路比较清晰,给人一种这个人容易交流,沟通能力比较强的感觉,这种能力就是所谓人际交往能力。
除了体力劳动岗位和个别脑力劳动岗位之外,绝大部分工作岗位都不会雇用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人。
锻炼交际能力,应该从扩大社交范围入手,和不同年龄阶段、生活背景、文化水平的人打交道。
在交往之中,要仔细观察和体会各色人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增强对陌生人,尤其对年龄比你大社会阅历比你丰富的陌生人的判断力、适应力、沟通力。因为,以后面试你的就是这样的人。
4、看淡得失
从心理学方面来看,造成面试紧张的根源,是面试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你事先期望之间的距离。事情发展和期望之间的差距越大,紧张的程度就越大。
如果你刚开始找工作,实在太紧张,小编有一个损招,是一种极端的方法:
把前三次面试当做是练习,尽最大的努力,抱最小的期望。
这样至少前三次面试你没有心理负担,可能会放轻松一点,而且,说不定还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不要给自己每次面试太大的心理压力,一击即中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要面试多次,这家不行换下一家就是了,平常心来面对得失。
写在最后
面试,不要做太多的负面预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与其因为担心暴露缺点而紧张,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展示自己的优点上。
积极一点,面试成功固然可喜可贺,面试就算不成功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帮助我们下次面试可以表现得更好!
网友评论